当前位置: 虾米 >> 虾米的天敌 >> 今天,为什么还有人迷恋电台
作者
李春晖
中学时代蹲守深夜电台的习惯在这两年忽然普遍性的“文艺复兴”,一定不是毫无理由的。
当短视频、直播、影视剧、游戏……每天都形成声光电画的强刺激,人们总难免怀念起听电台的岁月,以及那时托付的如许深情。
穷形尽相,总少余味。声音能提供的陪伴抚慰功效,相较于更多诉诸于荷尔蒙的视觉刺激,更有了无限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
今年4月,广电总局数据显示,年,全国电视节目产出时长同比下降2.04%,而广播节目却同比增长1.64%。在网生内容的巨大冲击下,上一代媒体霸主电视尚无绝佳对策,电台却已别处逢生。
在音乐、音频类APP上,电台则以更多的形式“重生”。虾米音乐就再次升级了其金牌功能“虾米电台”,打造了全国首个沉浸式电台。
在某种程度上,电台的复兴,是一种现代症候的必然。
现代人经常感到的一种困难,就是和自己独处。蹲在马桶上,如果既无手机又无书籍,30秒后就会感到抓耳挠腮。而电台“有陪伴但不干扰”的属性,就成为陪伴首选。
与此同时,多线程操作已成为年轻人的普遍状态。吃外卖的时候,面前放着视频,手里翻着手机,应该是不少人的生活写实。你说不专心也好,反正如果一个时间段只做一件事,我们就会感到焦虑。正是对声音陪伴的强烈需求,促使电台类产品在近年异军突起。
没人能在我的BGM里打败我
彪悍的人生,需要自己扛着录音机上战场。
但凡经典人物,都有自己的出场BGM。见人如闻BGM,听BGM如见其人。“浪奔,浪流~”歌声一起,《上海滩》许文强戴着白围巾的形象立马浮现眼前;听到《男儿当自强》,也让人恨不能马上化身黄飞鸿,以一敌百扬我国威;而每当看到肖战、王一博登场,即便是现代装,硬糖君也要马上“煮一壶生死悲欢祭少年郎”。
只可惜,生活中没个剪辑师傅给我们配上BGM,只能靠自己脑补和哼歌。但没关系,现在虾米电台也能帮人随时扛上录音机。
升级后的虾米音乐,电台频道采取了“沉浸式”设计,滑动标尺可在“最近收听”、“私享电台”、“场景电台”、“心情电台”等类别中无缝切换。
硬糖君体感日常生活中需求最大的是“场景电台”模式。正如前文所述,今天我们对声音的重要诉求是“陪伴”。场景电台所提供的陪伴感,适合现代人多场景下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缓解情绪,放松心情。
睡前的王菲、苏打绿,跑步时的五月天,恋爱中的周杰伦,正是那些BGM,伴我们经历青春、热爱、梦想,陪我们走过了自习室、餐厅和健身房。不过硬糖君强烈要求加上克服拖延症模式,曲目必须有《时代在召唤》。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歌曲的播放页,在保有电台用户后台听歌习惯的同时,也提供了上下滑动切歌,沉浸式歌曲视觉背景等移动音乐APP的独有功能。较之纯粹的电台时代,还是有了不少主动性和丰富性的。
自然,音乐不仅是生活场景化的,也是个人心情化的。正所谓“伤心的人别听慢歌”,在虾米电台中,用户情绪也被细分为平静、心动、高兴、宣泄、伤感、疲倦六种,方便你凭心听音。
在今天,连最三流的电影都懂得“情怀不够,BGM来凑”的道理。提高感情浓度或宣泄感情的方式有很多种,最有效的就是音乐。硬糖君第一时间体验了一下,想来以后会常年停留在“宣泄”频道吧……
音乐的力量向来强大,能让人感同身受的音乐就更具有强大威力。就算不是戏中人,红尘万丈中的我们,谁没有一首自己的专属BGM?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突然想起我”。一首突如其来的歌,总能让人霎时回到旧时光。以为淡忘的当年记忆,原来仍如此清晰。
在上面这段登上“知乎热榜”的音乐自述中,知乎用户“田可乐”写道:
曾经听人说,手机上的曲库至少有三千万首,大部分人即使通过个性化推荐,一生之中能听到也只有一万首歌左右。
《那就这样吧》,这么多年我几乎再也没听过,可它就在这个夜晚意外地出现了。就像这颗蓝色星球上有浩瀚的76亿人,偏偏我们遇见了。
几乎是注定。
“被动”的快乐
我们会“注定”听到哪首歌?这或许是在这个越来越强调“自主选择”的娱乐时代,音乐电台这种“被动”娱乐所能给我们的最大惊喜。
诚然,网生娱乐给予了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我们无需再像电台、电视台垄断媒介的时代,“给啥看啥”。但另一方面,全然的自主选择也很容易窄化我们的视野。在那些未知的领域里,还有多少迷人之物从未对我们显露真容。在浩如烟海的音乐曲库里,如何发现新歌。人们总感慨乐坛凋零,无新歌可听。但没有接触新歌的渠道,或许才是症结。不然,抖音神曲怎么总能风靡?
90年代,电台几乎完成了一代人的音乐启蒙。在各种名为“xx音乐排行榜”的节目中,通过“你们的DJxx”,我们学会了唱粤语歌,知道了摇滚、爵士、嘻哈、电音。只有电台上榜歌曲,才能进入我们的听歌曲库。
《爱情公寓》剧照
进入数字音乐时代,蜻蜓FM、网易云、虾米等先后推出音乐电台。这些网生电台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电台的衣钵,成为听众在新传媒环境下获取新歌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依托于智能推荐技术,其听歌体验较之传统电台更加个人化、定制化。
以虾米电台为例,和淘宝搜索的“千人千面”一样,基于AI算法的升级打造了每个人的个性电台。
在虾米电台中,用户获得的音乐推荐都是基于用户日常在虾米音乐中试听、分享、收藏等听歌习惯。AI通过分析和学习用户对音乐类型、风格、气质的个性偏好,进行精准、智能的推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使用越多,越智能。
而在电台播放页下方,用户切歌、点击不喜欢、试听长度等操作也都会被记录并实时反馈给虾米算法模型进行计算,并对万曲库内的歌曲进行匹配,动态调整针对不同用户的推荐内容。
这种算法倾向硬糖君尤其支持。事实上,比起一直推荐我喜欢的音乐类型,我更希望的是屏蔽掉已知不喜欢的类型,推荐更多我未知的类型。在今天,已经成为音乐主流渠道的在线音乐平台,应该承担一定的审美启蒙功能,为用户打开更广的音乐视野。
而从虾米电台的分类频道设计看,显然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在“私享电台”中,包括“猜你喜欢”和“听见不同”两种完全不同的AI推荐方向。前者是对用户偏好歌曲风格的深挖,后者则是AI学习后对用户固定喜欢歌曲风格范围外的扩展,尝试给予更多“你可能会喜欢的歌曲”。也就是当年传统电台发挥的音乐启蒙、新歌宣发功能。
其实,此前备受推崇的“歌单”,某种程度上就承担着传统电台的这一功能。及至发展到新升级的虾米电台,则逐步把每个人的个人喜好放大,逐渐让人不再用动手选择,便能听到最喜欢的音乐。
这也正是“被动”娱乐的好处,还是那句,陪伴感。为什么视频网站啥都能看,我们还是习惯先打开电视机再开始做家务?因为电视提供了不需要你主动思考和操作的最“省心”的陪伴,电台也是同理。
“陪睡”之恩?谁能治愈深夜灵魂
而较之其他生活场景,深夜的陪伴,显然更易于在这个脆弱时刻,建立起用户和用户、用户和产品间更深刻的情感连接。
“无眠的夜晚你寂寞吗,你渴望与异性零距离接触吗”,这是郭德纲的电台调侃。但当真的有沉浸式的音乐循环陪你入睡,有同样睡不着的人用弹幕缓解你的焦虑情绪,睡眠障碍,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
为什么听着音乐反而能助眠?硬糖君是这样分析的:
一来,音乐的陪伴能够提供某种安全感。就像婴儿渴望有人轻拍着入睡,同类型歌曲循环若即若离的陪伴也是同理。
二来,音乐既能提供沉浸感,让大脑停止对各种焦虑事情的思考。又不会过度刺激,让你进入新的亢奋。
如果说得玄一点,音乐可以帮人进入一种轻度的禅定状态。
硬糖君原以为听着声音睡觉是独门绝学,但此前艾瑞咨询发布的一份《睡前场景研究报告》显示,高达38.2%的中国城市居民(成年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眠,而听音乐是广大失眠者的助眠最爱。
当然,如果实在睡不着,也不妨起来嗨,就像郭德纲老师建议的那样。过去听深夜电台,一半的快乐来自热心听众打来的或感人或奇葩的电话,另一半则来自于电台主持人或暖心或怒斥的“心理辅导”。而现在,这些全在虾米电台的弹幕里一锅烩了。你还能随时参与到大讨论中去,不用像过去抓耳挠腮恨不能冲进电波骂醒这个傻女人或那个大渣男。
在虾米私享电台、场景电台和心情电台中,留言板与弹幕的组合,让每一个电台都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情感交流空间。只在音乐陪伴的环境里,反而给人更大的交互欲望。用户以共同的音乐偏好、音乐场景和音乐心境为基础,谈人生、谈理想、谈自己的故事,喜悦与悲伤也就有了分享的对象。
而且,如果对某条留言感兴趣,你还可以点击留言头像,去TA的页面看TA听的歌,读TA写过的评论。因音乐而起的缘分,双方都有一层安全距离,反而更容易拉近彼此的情感。一段新故事没准就此开启,双双携手从听“伤感”电台改为“心动”模式。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我选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