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米

特别策划谁是智能车联领域的头号玩家

发布时间:2023/6/23 18:10:31   
北京看皮肤科好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9526045.html

年,是智能汽车元年。

智能化已经成为每一款新车上市时厂家必讲的重要卖点。除了自动驾驶,车载系统的智能化成了车辆是否智能的重要标签。

人们对智能汽车的想象变得更加具体,对未来出行智能化的需求更加急不可耐,如何将车联网产品提到新的高度,是一个持续性的课题。

在年,多项车联网相关政策规划相继出台,2月份,发改委等11各部位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发展智能汽车的六大战略任务;4月,三部门关于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的通知;12月,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正式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

一系列政策出台给予车联网可充分发挥的环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显示,到年,PA(部分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级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份额超过50%;到年,PA、CA级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份额超过70%,HA(高度自动驾驶)级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份额达到20%;到年,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产业体系全面建成、HA级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应用。随着车联网的不断演进,各路好汉逐步入场。

据IHSMarkit《中国智能网联市场报告》显示,互联网生态进入车联市场,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成为智能网联平台的重要服务提供商。其中,在合作车企品牌、搭载车型数量等方面,百度车联网目前处于行业第一。

年,除了百度、腾讯、阿里之外,字节跳动成立车联网子公司,华为推出HiCar手机映射系统,都给固有的BAT生态带来了挑战。

有些玩家重整旗鼓,有些玩家扩大地盘,有些玩家刚刚入场。在车联网度过了从0到1的阶段之后,新一轮的车联网大战,已拉开帷幕。

重振山河

作为最早进入车联网领域的大玩家,阿里这几年在车联网业务上过的并不顺心。

四年前一句“你好,斑马”,开启了互网联汽车的新梦想。阿里与上汽合资成立斑马网络。“首款互联网汽车”帮助荣威RX5成了车市爆款。

但是,阿里与上汽之间的关系却并不和睦,直到年8月,阿里与上汽双方将战略重组斑马网络和YunOS,阿里的YunOS事业部全部注入斑马网络,与此同时,阿里巴巴成为斑马最大的股东。

这一调整就是将近10个月的时间。随着今年5月,斑马网络年第一届董事会的召开,宣告斑马网络调整完成。

董事会正式任命张春晖为联席CEO,同时AliOS的核心团队也已加入,明确表示斑马网络持续加强在整车智能操作系统和AI领域研发投入。

经过重组,AliOS完整的技术体系和核心技术人才已全部注入斑马网络。成力、黄佑勇、夏莲、徐强、肖睿哲等AliOS创始成员先后出任斑马网络CMO、COO、CFO等职位。

在车载系统开发上,阿里是BAT互联网三巨头中入局最早的。但是斑马AliOS的业务拓展还是受到一定阻力,一方面,部分车企自己开发OS,不愿开放用户和数据入口,仍想在车机系统方面掌握主动权;另一方面,阿里的车机系统存在一定的闭环模式,比如AliOS系统所搭载软件均为“阿里系”APP,高德地图、虾米音乐、支付宝等,目前还无法实现用户在AliOS系统上想装什么就装什么的意愿。

数据显示,年7月至年9月,AliOS装机量仅90多万辆,其中以上汽荣威品牌为主,还包括名爵、上汽大通、雪铁龙、斯柯达等。然而,从市场表现看,这些品牌表现平平。

而就在11月,阿里更是向斑马网络下达了车载操作系统3年装机量万的指标,可见阿里的野心,也说明竞争压力之大,增加与更多车企品牌的合作,这也是斑马网络重组的重要原因。不过,如果把这个目标与百度Apollo的相比,斑马网络应该感谢阿里的手下留情。百度Apollo在未来三年定下一个“小目标”,预计到年,搭载Apollo智能联AI能的将超1亿辆。截至目前,小度车载OS前装量产搭载超过万台,同时,通过多种产品形态,小度车载覆盖了超过万辆智能汽车车主。

9月,云栖大会期间,斑马网络发布了新一代汽车智能座舱系统斑马智行5.0,预计明年初陆续上车。斑马智行5.0是基于AliOS底层操作系统打造出来的智能座舱系统样板间。

意识到开放融合是不可逃避的趋势,在生态开放层面,斑马网络新增了全新品牌标识“PoweredbyAliOS”。据悉,明年6月底前,AliOS能力将陆续向合作伙伴推出可以充分定制的产品,开放程度全面加强。

腾讯TAI3.0亮相生态应用王者

腾讯在车联网上的布局错开车道,依靠强大的生态网络向用户推送更“软”的服务。

6月,腾讯发布生态车联网TAI3.0,包含“腾讯随行”、“腾讯爱趣听”两大车载APP,以及“腾讯小场景”生态开放平台。通过云端的生态开放平台,TAI3.0用车载APP的轻量化方式,为车企构建“生态车联网”,为车上引入了互联网超级生态和持续进化基因,实现服务、娱乐的“全时在线”。

据了解,TAI3.0能够适应不同车机系统和硬件平台,对于通过系统和硬件依赖性评估的车辆,2个月就能实现快速上车,而上一代产品的上车周期要一年左右。

车载小程序的出现使车企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周期。云端小程序避免了占用过多硬件资源,让功能的升级迭代更加简单,这成为目前最轻便的智能车载上车手段,也受到车企的欢迎。腾讯基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1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