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里旗下的虾米音乐今日正式关停,目前进入虾米音乐APP,页面只剩停服公告、资产处理及退款申请等选项。于1月5日发布公告称,由于业务调整,虾米音乐播放器业务将于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务;3月5日0点后除网页端音乐人授权服务维持运营,其他运营均停止并关闭服务器,届时及以后将无法登录。虾米音乐的死亡,是商业模式和产品策略上的溃败,与名字无关。转移虾米遗产,开始流浪虾球早在年10月,就有媒体曝出虾米音乐将于年1月关闭的消息,阿里默认但未予置评。很多网友不想说,只想哭,花了6小时抢救财产,导出+收藏,就像抢救泡在洪水里的房子的物品一样,抱着大多数一时能想起来的财产,站在暂时安全的干岸上,怅然失落。虾米APP下面,,铺天盖地的道别,其中有一句让我很有感触,大意是:想到我们现在这里写下的如许种种,一个月后都将灰飞烟灭不复存在,有种“末世”倒计时的虚幻之感。作为市场大哥和二哥的腾讯音乐和网易音乐,立即动手,美其名曰帮助网友暂存记忆,于是,QQ音乐就可以输入虾米ID,一键导入,对于大家而言还算比较方便。眼看腾讯大规模抢用户,网易音乐也醒了,1月6日起也可以一键导入,所以被大智慧的网友称为转移虾米遗产,开始流浪虾球。曾经的一哥,倒在版权上虾米成立于年,年底虾米网也正式上线,年1月10日,虾米音乐被阿里巴巴集团收购。随后在阿里强有力的撮合下,年天天动听与虾米音乐合并,阿里音乐曾占据中国数字音乐21%的市场份额,顺理成章成为数字音乐一哥。同年7月,高晓松、宋柯高调加盟阿里音乐,分别担任董事长、CEO职位。次年,阿里巴巴成立大文娱业务板块,阿里音乐被划入其中,作为“被富养的女儿”受到外界瞩目。同样也是在年,数字音乐行业正在悄然发生大洗牌。国家版权局发布《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要求在年7月31日前,无版权音乐作品全部下线,无版权音乐作品全部下线,版权成为各大互联网音乐平台的“护城河”。腾讯音乐和网易音乐开始正版音乐收费,离市场渐行渐远的阿里星球因经营不善,年12月,停止音乐服务,虾米成了阿里巴巴的音乐“独苗”。阿里不愿意继续烧钱和腾讯打版权战,于是放弃版权大战的那一天就是虾米的祭日,只因为腾讯率先找到了能够赚钱回血的商业模式,全民K歌让腾讯音乐形成商业闭环、获得造血能力。腾讯迅速成立音乐集团,将QQ音乐、酷狗、酷我等产品纳入统一阵营,并于纽交所上市,网易音乐年获7.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年又拿到一笔7亿美元的B+轮融资,但戏剧性的是阿里巴巴是投资方之一,这为阿里放弃虾米做好了战略准备,也为虾米挖好了墓坑。紧接着,阿里巴巴进行架构调整,将属于大文娱板块的虾米并入阿里巴巴创新业务事业群。这进一步加速了窒息之路。死亡原因千千万,没钱啥都别干虾米死亡原因很多,一是一直不温不火,用户数量不多,难逃关闭的命运;二是音乐版权越来越贵,既没有大量音乐版权,也没有收益的虾米来说,关闭也是迟早的事情;三是音乐资源少,音乐版权大部分被QQ音乐和网易音乐垄断,酷狗有时还打边鼓,虾米一直就未动过。四是阿里为了流量推广,通过多种活动不需要花钱就可领虾米会员,虽然汇源多了,但都是吃免费霸王餐的,付费想都别想,成为会员越来越多,但越来越掉价。五是没有找到商业模式,没有形成商业闭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注定会被资本浪潮淹没吞噬,在阿里对版权战毫无作为时,我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洪水总会漫灌而来。对于我们听歌的用户来说,虾米关了,带走了一部分人的听歌回忆,但对大部分用户来说,其实没有一点影响,因为用户们能选择的听歌平台还有很多。再说了,虾米本来就是没有头的虾,经过几轮压榨后才成为干尸,这就是其本质,虽有味道但没有生命,虽有记忆,但不新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