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虾米 >> 虾米的天敌 >> 用这7个方法,调理好你的中焦和脾胃,排出
夏季降雨量增多,会有很多湿气,在这个时节我们尤其需要祛湿,去掉身体多余的水汽,让脾胃正常的运化,避免湿气过重,引起身体水湿停留,继而出现腹部胀满、四肢及面部浮肿等症。
很多人都是假胖,身体浮肿同时伴有小腿发胀、大便黏马桶、困乏,口臭的情况。这种浮肿的胖,认真祛湿后都会获得改善。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7个方法祛湿,调理好身体的中焦,脾的运化能力好,吸收好,处理垃圾的能力好,提高整个身体的代谢水平。
1.祛湿的菜谱:冬瓜炒虾米
冬瓜虽然有个「冬」字,却是真正的春播夏收蔬菜。冬瓜味甘、性微寒,有清热养胃、清肺化痰、利水祛湿、消肿的功效。虾米可以提鲜,开胃。
材料:冬瓜克、虾米30克、葱姜适量
调料:盐1/4小勺、糖1/4小勺、生抽1小勺、香油1小勺
做法:
冬瓜去皮切成片,虾米冲洗后浸泡10分钟,姜切丝。
锅内入油7分热,倒入姜丝、虾米,翻炒数下。
倒入冬瓜片,翻炒数下。调入生抽、糖,翻炒匀。倒入适量清水,调入盐。
中小火将汤汁收干,淋入香油,撒上葱花炒匀出锅即可。
小贴士:
葱花最好在最后的时候放,这样颜色好看也比较容易熟。
最后淋入一点香油,味道会更可口。
2.拍打小腿,瘦腿还祛湿
《素问》有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拍的的时候不用太拘泥,大概位置拍打,小腿内侧都可以拍起来。
特!别!痛!但没关系,一会儿通了就不痛了,用这个拍可以透进去,非常省劲!
拍打板更好着力,也更好把力聚到一个点上。手不疼,力道还特别往里渗透。建议来两个,左右开弓,别提有多爽了。坐着站着都可以敲。来看看小姐姐是怎样的双拍并用的:
每晚临睡前,平躺,将两手垫于腰部,手背紧贴后腰,5-10分钟后,热感会逐渐传遍全身。
3.青梅煮酒祛湿气
青梅鲜果酸涩,一般不用于生食,青梅的酸味迷人,有开胃提神的效果。
江南常用青梅煮酒,《三国演义》有
将青梅置于黄酒中加热,到青梅稍稍变色,趁热饮一口,梅的酸甜借着酒香荡漾开来,令人心旷神怡,也可以把青梅榨汁,直接混在酒中饮用。梅子的酸和酒一起,除了增加香味,也有减缓喝醉的效果。
黄酒辛温,祛湿散寒,加上时物青梅一起煮,怡情悦己,正是时也。
4.温暖脾胃祛湿气:醋泡姜
天气太热,只想吃酸酸凉凉的,没胃口。其实越吃凉的,这种现象就会越严重,这是脾胃虚寒的表现,跟大家分享一个缓解脾胃祛湿气的好办法。
那就是早上起来,吃两片醋泡姜,这个方法源于一位百岁的国医路志正,路老已过百岁,他坚持吃了40多年的姜。
他曾说:“每天进餐的时候吃两三片醋泡姜。”先圣孔子有句话“不撤姜食”,孔子活了73岁,在那个年代绝对是长寿了,我想与他“不撤姜食”的饮食习惯有关。”
中国有句俗话:含口姜,保安康。姜乃助阳之品,自古以来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不仅可以保护我们的脾胃免虚寒的困扰,还能排出体内的寒气,有助阳之效。
醋可以收敛姜性,因为酸味儿是收敛的,于是姜宣发的力量便收敛进去了,姜性由此变得平和起来,也没有姜的一股辣味儿了。
醋是直接走肝经的,肝遇到酸就会收敛,这时姜的升发功能也入到肝里,收中有发,能提升肝阳之气。
醋泡姜早上吃最好,强烈推荐每天和早饭一起吃。而且早晨7~9点正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最能升阳气。一早上就胃口大开的感觉不要太好。
嚼一嚼,姜和醋的味道完美结合,很脆很香,一开始在喉咙这里,有一股热乎劲儿,慢慢顺到胃里,暖暖的,特别舒服。乐乐是湿热质,坚持吃醋泡姜,也没有上火的迹象,醋的收敛功力还是很足的。
如果没有时间自己来做醋泡姜,我们找到了一款绝好的即食品。对比了不下10家供货商,试吃之后,这款接近满分。一点乱七八糟的添加都没有,良心手作,现成的无添加的醋泡姜。
好吃的姜,是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也爱上了吃姜,并且在身体里默默发挥作用。
无添加:酸是养肝的,如果又吃了很多添加剂,需要用肝来代谢,肝反而受累,得不偿失。
老陈醋:姜要嫩的铜陵姜,醋要老的。泡姜的醋,选用最正宗的老陈醋,他们的陈醋酿制技艺,是国家认可的老陈醋酿制技艺,被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铜陵白姜:系铜陵“八宝”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铜陵生姜经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科学鉴定,属白姜,排姜类型。鲜姜皮为白略呈黄色,姜块成佛手状,瓣粗肥厚。饱满,色白鲜嫩汁多,味辣而不呛口。铜陵生姜以“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等特色而久负盛名。
每天吃3片,一罐可以吃15天,2罐正好可以吃上1个月。好吃的姜,是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也爱上了吃姜,并且在身体里默默发挥作用。
5.办公累了,后背撞墙,祛湿还祛痘
身体又热又肿的人,常常会出现水液排泄不畅,过多的热量排除不去,集在身体里容易冒痘,上火。背部撞墙法可以疏通膀胱经,经络疏通,体内的淤堵、湿热就可以排出了。
在离墙10~15厘米处站立,全身自然放松,用背部向后撞击墙壁,待身体弹回后再撞击,约一秒钟撞一下,最好从上到下的撞击整个后背。
撞击时,动作要有力但不可过猛,保持协调均匀。背部撞墙法虽然很简单,但应循序渐进,一开始可以先撞击5~10分钟,渐渐地增加到30分钟左右,最好能长期坚持。
6.洗澡之后拍打两髀,祛湿补中
《黄帝内经》中有「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拍打两髀部位,能驱散脾脏的病邪之气,调节脾胃,运化水湿。两髀就是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
直立,用双手轻轻拍打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直到两髀微微发热。每天拍打两次,每次三分钟。
7.这样吃,祛湿更见效
编给大家推荐有助于祛湿健脾的几种食材,不仅适合普通人用来养生保健,对于因湿致病、身体浮肿的人群来说,也是很好的食疗佳品。
1、薏米
我们都很熟悉红豆薏米的组合,其实绿豆和薏米搭配也有很好的效果。
薏仁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渗湿、清热利水的功效。薏仁多糖含量丰富,其中多糖中的A、B、C糖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2、山药
《药典》说山药归脾、肺、肾经,这才是养肺的正确姿势,色白入肺之余,既补养了后天之本脾经,又照顾到先天之本肾经,
《神农本草经》里则记载:「山药味甘温,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所以山药的补养是由内而外的,并不是虚假繁荣表面美好。肾养好了精神就足,脾养好了气血就旺;肺朝百脉,肺养好了,补足的气血才能真正通达到每个细胞每个毛孔。而且性味平和,体质寒热都适合。
这款山药粥,平时煮着喝!
食材准备:小米50克、山药1根、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
1.山药切小段洗净上锅蒸熟,蒸到筷子很容易戳进去就熟了;
2.开水下小米,大火煮开,转中火开盖煮约30分钟,小米中火煮的时候用勺子不时搅拌一下,防止糊底。
3.山药蒸熟去皮碾碎,把山药泥倒入小米粥中;
4.边煮边搅,煮着翻滚浓稠即可;
5.喜欢甜的可以加点红糖,撒点枸杞,健脾养气血。
3、芡实
芡实,是《神农本草》中记载的上品药材之一。而上品通常服用对身体是无毒的,具有补养作用,可以久服,使人延年益寿,是故可以久吃的食材,现在也属于药食同源之中。
古药书中说它有“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之效。《红楼梦》里有一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说贾宝玉让人给史湘云送吃的,其中有两样时鲜货,一是红菱,另一样就是芡实。
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对芡实就“情有独钟”!他对食疗养生颇有研究,著有《苏东坡养生集》传世。他的养生之道中有一条就是吃芡实,吃法颇为奇异:时不时取刚煮熟的芡实1粒,放入口中,缓缓含嚼,直至津液满口,再鼓漱几遍,徐徐咽下。
芡实最好的搭配就是莲子,莲子补脾的同时,可入心经,能补益心气安神,可治心虚失眠,而且性平和。芡实和莲子搭配增强健脾祛湿的同时,还能补益心肾,改善失眠,脾虚湿重可以调,心神虚导致的失眠、心慌也可以调。
如果有慢性腹泻的问题,肚子里有水流动的声音,舌体胖大有齿痕,还有吃的少没食欲,头晕,四肢酸懒无力,心慌,夜尿多,大便不成型,或腹泻长期不愈。就可以用芡实和莲子,再加上白扁豆各15g,搭配小米煮粥喝。
现在人们生活普遍忙碌,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都在为生计奔波,每天花费太多时间去调制养胃的食谱也不太现实,恰好茯渭糕能够帮你,快捷、方便、易携带,无论是出门在外、还是办公,来上一块,轻松养胃。
这个糕是用糯米、薏苡仁、茯苓、白扁豆、山药、莲子、芡实、山楂、红枣这几种的食材做成的。
软糯,肉质细腻的垆土铁棍山药,不仅营养高于普通的山药,味道也好,甘甜,老人小孩都爱吃;
潮州的土地肥沃,养出来的芡实也是色白粒大的,散发一股清香的味道;白扁豆,可是祛湿解暑的佳品,也是脾胃喜爱之物。
薏苡仁我们都吃过,也就是薏米,有着生命健康之禾的美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是一种营养均衡的谷物,对于祛湿也有帮助。
莲子,味道甘甜,吃起来清新爽口,尤其是它的莲心,很下火,正适合夏季食用。
山楂,酸酸甜甜,可以生吃也可以做成果脯果糕,像是上面油腻的东西吃多了,来两颗山楂,感觉瞬间就没那么腻得慌了。
但光有好的原料还不够,制作工艺也是很重要的,要保证其中的营养不流失,同时还得兼顾口感,找到好的比例搭配。
经过12道工艺,保留了原有食材的营养,在进行低温烘焙,咬上一口,充满糯米的清香,软糯香甜,咬上去不同于干得掉渣的糕点,这个吃下去也不噎得慌,而且是用的麦芽糖,甜度适中,吃不了太甜的朋友,也可以放心吃。
像是我们偶尔外面聚餐放纵一下,就可以来上一块。如果早上来不及吃早饭,吃两颗垫垫肚子也是不错的。
我们可以通过以上的方法,去掉多余的湿气,挑一个自己喜欢的方法,坚持做一做,身体清爽,线条明朗。
但从长远来看,养生不仅要养身体,也更需要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