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虾米 >> 虾米的天敌 >> 美食家常饭你吃过糊饼吗
三伏天讲究吃烙饼。要说起来烙饼可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发明。什么叫烙呢?就是在饼铛上刷上一层薄薄的油,等油烧得滚烫,再把用和好了的白面做成的面饼坯子摊上去的方法。这种做法不容易烤糊,还热的快,既满足了烧干草、秸秆的条件,又能有类似于烤出来的焦香味,能够适合各种人的胃口。实际上也费不了多少油。烙饼的品种有很多,比如葱花儿饼,芝麻酱饼,发面饼等等。
烙饼,需要翻个儿。俗话说“翻饼烙饼”,还有一句叫“折饼”,都是这个意思。不过还有一种更为中西合璧的饼,做的时候不用翻个儿,吃起来也非常好吃。什么呢?就是用棒子面做成的糊饼。糊饼也许您没吃过。简单说,就是一张用大饼铛烙的焦香酥脆的玉米面饼,上面抹着一层馅儿,看上去就跟匹萨差不多。
糊饼是大运河河滩地区的农家饭,特别流行于山东、河北和北京通州一带。有个说法叫“云门糊饼赵州茶”,不知您听说过没有?胡兰成在《禅是一枝花》里写了:僧问云门禅师,如何是超佛超祖之谈?云门云:糊饼。这里的糊饼的香味儿里充满了禅味儿。不过那时候的糊饼不是棒子面的吧?玉米是明朝末年才进的中国。
有意思的是糊饼不是烤出来的,也不是烙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当然,并不是用棒子去打,看起来也是在饼铛上烙,只不过中间不能翻饼。至于为什叫“打”?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有人说是因为做糊饼的时候要把面糊摔在饼铛上,然后赶紧用手拍拍打打的把它弄弄匀了,也有人讲是因为做糊饼不能像烙饼那样来回翻个儿,因为上面有馅儿。或许就是因为这一打,让糊饼有了禅味儿。别看糊饼是农家粗食,但想要“打”出来也挺不容易的。刘绍棠在《打糊饼》里说了,“在我那个生身之地的小村,高手也不过三五位,可算稀有人才。”
打糊饼要先把细棒子面和温水搅拌成稠糊。大饼铛烧的烫得虚手,抹上层油,把面糊用尽洪荒之力“啪”的一声“打”在饼铛中央,然后赶紧的拍平,抹匀了,摊出来一张大大的圆饼。
接下来就要往上摸馅儿了。糊饼的馅儿一般都是素的,可以是西葫芦或者白萝卜丝焯到八成熟和上盐和五香粉,也可以是剁碎了挤干水分白菜,和上甜面酱。不过最经典的还得说是虾米皮、鸡蛋拌韭菜馅儿的。把白虾米皮先用油煸得金黄喷香,两个鸡蛋打散了炒得嫩黄,和上切成细末儿的韭菜。眼见饼铛上的玉米饼稍微变了颜色,赶紧把和好的韭菜馅儿撒匀在上面。盖上盖焖,得到烤玉米的焦香味儿混合着韭菜的辛辣味儿窜出来,就可以拿出来了!看上去就像一张碧绿的大匹萨。
就着热气咬上一口,上嫩下焦,咸、鲜、薄、脆、香,管饱您喜欢的不行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