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虾米 >> 虾米的种类 >> 葛仙山虹桥上,做粿蒸糕打麻糍,从容且其乐
园间三味,且共从容
种菜烹调,自种白菜,肥葱细点,汤面如丝。其乐融融,令人向往。
一截矮墙,一个简单的小小菜园,却总是巨大而丰满——你能看到那么多胡萝卜、莴苣、红薯、油菜、芥菜、菜心、柚子……花和蔬菜和果树还在继续被种植下去。
没有被稀释过的味道,没有人茶不思饭不香,每一次灶台上香味四溢的感觉都是自己的。
过一座很老的小石桥,见村口的大樟树,有“凤嘴山公园”的木牌,再往前就是虹桥上的六一居了。
有一家小商店,新开了一家农家乐,户家的前门对着溪水,每家都有很大的院子,院外是窄而干净的通道,条凳条桌在屋内屋外摆放着,屋子的大门正敞着。桌上烧着正嫩的小白菜和嫩笋丝,还有一壶略带甜味的米酒,小个子、大约七十岁的老汉中午就喝酒喝得脸上半红。睡个把小时的午觉,一场正午的醉意过后,他又扛起锄头去山上打理柚子树了。
庭院里有一只叫“咪咪”的小猫,半岁的样子,不听话,不理人,充满好奇心,追逐着一群小鸡。于是鸡妈妈“咯咯咯”地把它赶跑,它受委屈似得好像要跑出村子去了。你完全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只是听到老夫妇在摆弄碗筷,它又会猛地跳出,以为自己立即就可以吃饭了。
近乎幽闭的自然村,村子里人人都姓欧阳,这里的人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的后人。既有一些旧时作风又很文艺,有我们三清媚的文学写作营,又不断地有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作家来到这个写作营。写作营提供了交流的场所,作家和文艺聚会和大小旅游团的参观,每天都在这里上演着。有关唐宋八大家的文学魅力,有关文以载道的精神,有关文学和文艺离每一个个体都很近的激励,也就沉淀成虹桥上气质的一部分。也就使这里沉浸在一种“文学热”的氛围中。
从著名作家梁晓声老师,人民日报前副总编辑、著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老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阿成老师,到旅行作家郭书生、尼玛次仁、一百多名河北作家组成的采风团……都因文学而来。还有来自上海大学的民俗研究生王气球,北京社科院博士生沈垚、张露丝,她们抱着对文学的热爱和三清媚文学社的敬佩,在这里以营长的角色体验写作营日常。
而这个村庄里最真的生活日常,如同一位叫赵志勇的河北作家在品尝完虹桥上的美食之后写到:上饶人把食用稻米做到了极致。在三清媚文学创作基地“六一草堂”,主人招待客人的食物几乎全是稻米做的美食,如灯盏米粿、弋阳年糕、红糖发糕、麻滋粿、韭菜粿、糯米煎饼等,真让人饱享口福、大开眼界。
在纯粹的老百姓的柴火灶前,品尝过虹桥上的美食,看着他们继续添柴又用大锅洗碗筷,心里想得与从前不一样,褪了许多声光色彩。
做粿蒸糕,最好的美食
旅行了几年,发现当地人的传统食物比那些知名酒店的要好吃。最好的美食其实是平民性的,虹桥上的普通人家都会做粿蒸糕、打麻糍果、烙煎饼。
懂得听丰厚的陈年往事,会重温老字号的摊铺,细看农家的门神和对联,在极度平静的心境里,你才发现:当初你不愿看完的手工艺品的制作,总有一天会抱着极虔诚的心态看完。当初你不愿品尝的老家味道,总有一天还会殷情地拉上另一个人去品尝。那些你不爱的食物,不爱逛的老城,不爱去的遗址和名人故居,最终都会爱上,不是爱不爱的问题,只是福报问题,只是时间问题。
好吃又好看的东西,从前总是出现在全世界的高级餐厅里,又有最好的照相机去对着那些昂贵的食物去拍照,于是在还没有形成自己观点的时候,会觉得那些做作的、复杂的是最好的。然而等真正长大后才知道,最好的东西一定是最简单的,最适情最可喜的。
好的食物其实是能让很多人一起欢天喜地的,是很多实实在在生活的写照。葛仙山虹桥上的食物贵在新鲜,欧阳修就曾写道:“香新味全手自摘,玉洁沙磨软还美。不瓢固不羡五鼎,万事适情为可喜。何时遂买颖东田,归去结茅临野水”。
当你不再模仿别人,真正成为自己的时候,你才懂得你所吃到的美食,除了新鲜度,还应该物美价廉,应该成为普遍的追求,应该让你“想要远离尘嚣”。虹桥上的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各种美食,闻所未闻的糕点、果片、甜美至极的柿子以及自己做的红糖、土蜂蜜和茶油。有了入乡随俗的体会之后,才知道在不追求速度和产量的乡村,人们用来做传统粿品和糕点的配料可能就要准备个两三天。
粿是用南方多产的大米磨成浆做成的,经过各式制作过程,有的拿来蒸食有得拿来煎炸,粿皮要糯,粿馅要丰富——番茄或萝卜的甘甜、笋蒸后呈白色、香菇呈乌黑色、细嫩的豆芽和小虾米、柔韧适度的豆干、经过精选的猪肉,调制粿馅再相应加一些生粉勾芡,一口咬下去散发着温和的米浆香气,口腔里又有一场多重盛宴。
乡下甜点,有金桔、柿饼、红糖糕、栗子糕、芝麻糖,既有食物的功效,又有美好的隐喻,例如发财、万事如意、长长久久、聪明之类的祈盼。
虹桥上,六一居,走过弯弯绕绕的小路,一重一重的门,坐在有明火和柴火堆和老实木橱子的欧阳家人的厨房间,看火光与灯光的交错辉映,感受数不清的热气与暖意从身边缓缓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