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虾米 >> 虾米生活环境 >> 读毛选要看今天的情况,就要看历史的情况
今天把《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这篇文章再读了一遍,花了一个多小时。内容有点长,读起来也翻了一些资料,确实酣畅淋漓,聊以记录。
这篇文章是一篇总结性的理论文章,是当时写的一个教育课本,通过读这篇文章,我们看到教员是如何分析中国革命的。
我们常常说他的一个身份是:革命家,那么这个革命家关于革命的认识、思想是什么样的呢?就是这篇文章所要讲到的内容了。
我们此前文章中,已经数次说过这样一个观点:任何的战略战术、方法论、策略计划等,都必须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点制定的。
这个观点放到革命上也是一样,即是说一切关于革命的认识,以及尤其衍生出来的种种方法,都必须建立在中国本身的特点之上,也就是说,任何的思想、理论、方法都要符合中国国情。
这也是理论必须结合实际的根本观点衍变而成的。
所以,所谓的革命也好,其他一切战略战术都好,首要的第一件事,不是什么其他的事,就是先搞清楚中国的国情。
我们说一个人好为人师,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其实都是指的一个错误,主观的思考同客观的实际情况不符,因此他的建议、思考、方法也就与客观规律不符。
而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所以研究具体事物,就永远绕不开它本身的实际情况。
中国当时的国情是什么呢?
一开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日军占领东北,随后侵入中国腹地,中国开始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同时存在的社会。
这就是中国当时的性质。
而随后的一切中国革命的种种问题便由这个根本性质发生和衍变出来。
所以,还是那句话:任何的研究都必须首先建立在具体事物的实际情况之上,否则它们是没有意义的。
一、中国革命的对象
所谓的革命对象,就是我们的敌人。
革命的首要问题就是搞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这句话包含的意思很清楚,你要攻击谁?你的力量来源于谁?
要搞清楚这两个问题,那么我们就要从中国当时的性质上去看,也就是中国当时的特点。
半殖民地:指的是中国是一个由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在中国扶植代理人、军阀、买办而间接统治的国家。
半封建社会:指的是中国原始的封建社会经济和形态,也就是地主同农民的封建生产关系,依然大面积存在,而资本主义经济和形态,也在中国同时存在,因此是一个半封建社会。
殖民地: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以及随后占领了中国大量城市区域,实现了殖民地式的统治。
所以,由这个基本性质,我们就可以明显的看得出来,我们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中国要追求自己的民族独立,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而在抗日战争期间,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期间,我们的主要矛盾,是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所有主要对象是革日本帝国主义的命
中国人民要追求自己的民主,就必须推翻国内的封建主义,封建的生产关系,消灭地主阶级。
革命的对象,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发生出来的。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问题,《毛选》里给大家分析清楚了,后来的历史又证明了它是对的,我们从小学习的历史课本上对这一段历史交待也比较清楚。
所以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来。
但是如果我们回忆一下,在此之前的中国百年近代史,就会发现搞清楚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经过了长期的,艰难的,曲折的发展才得到答案的。
从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反清,并没有反帝的系统纲领。
后来由清政府内部开展起来的一系列强国自救运动,比如洋务运动、甲午战争,这些都不触及明确的革命对象。
随后的义和团,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这个口号本身就是极其矛盾的,应该说从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已经跟中国的封建官僚勾结在一起了,清朝甚至可以说就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中国的工具,只不过他们之间也有内部矛盾而已,但是本身已经是相互联结的。
所以,这个革命目标也不对。
我们就不提之前的戊戌维新之类的改良主义了,他们根本连革命都不触及。
直到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开始,才有了明确意义上的革命对象。
一开始的对象,也只是停留在封建主义的政权机构,统治机构,维护机构,也就是清王朝。
这个革命对象,看起来似乎已经有点准确了,可是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清政府垮台了,中国并没有实现想要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
因为,封建的生产关系没有变,地主们不过是重新召集了新的代言人——军阀,来继续维持封建生产关系而已。
帝国主义,也仅仅只是把之前的代言人换成了新的代言人——军阀而已。
所以,革命行动还要继续,孙中山又连续奋斗在革命的路上,可是总是不得其法,因为革了这个军阀,又立刻出来一个新的军阀,换汤不换药而已。
当然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最后军阀分裂的局面,暂时性的,表面性的通过国民党的北伐战争,实现了统一。
但是这种统一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改变,原因还是一样,它们并没有触及封建生产关系的实质,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形式没有根本变化。
而对于帝国主义来讲,也没有根本上触动到他们对中国的间接统治。
所以,尽管中华民国看上去是统一了,但是实质却并没有改变军阀混战,地主剥削,帝国主义侵略的问题,因此革命依旧没有成功。
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找到了明确的革命对象“反帝,反封建。”
可是由于我们此前说过的,资产阶级在革命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得这种革命永远无法成功,也永远无法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
所以,直到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的领导革命,革命任务才算是真正的有了意义,是真实的彻底的革命。
我们回过头来看,就会发现,仅仅只是确定革命的对象,我们就走了八十多年的路,才摸清楚了革命的对象是谁。
也就是说,我们用了八十多年,才真正意义上搞清楚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性质。
才由此可以确定我们的革命对象,革命任务,革命目标,有了这些任务、目标,我们才能看到我们的革命前途,摆脱迷茫,走向胜利。
所以,我们说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是一个永恒且艰难的任务,是值得我们一辈子去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事情,也是人生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由这个基本性质,有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有了中国革命的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打倒封建主义,实现民主自由。
随后,又分析出了中国革命的动力。
说到这个革命的动力,不仅仅是革命需要动力,任何事情的发展和促成,都需要动力。
这个动力,也是由中国的基本性质决定和衍变出来的。
简单说就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个反抗的来源就是我们的动力,需要分析的仅仅是不同阶层的动力大小,波动情况而已。
无产阶级,农民群体,自然是被压迫最严重的阶级,所以他们是革命的主要动力。
买办、大资产阶级,是附庸在帝国主义上面的,所以官僚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直接的帝国主义者都是我们的革命对象。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一定历史时期会参加革命,一定历史时期会叛变革命,所以我们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矛盾变化,去判断是否同他们建立统一战线。
甚至一定时期内,买办阶级同样有革命的可能,只要有这个可能,就是革命的动力,就可以建立统一战线。
只要坚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就可以了。
三、
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按照革命的阶段论去看,不同阶段的革命目标也不相同,这个后面的《新民主主义论》里,还有详细的论述,会涉及一堆现实问题。
我们这里只需要说的是,根据革命的对象,革命的动力,我们就可以看出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因为革命的对象,和革命的动力,其实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革命的动力:中华民族,人民大众。
这就是代表了矛盾的两个方面,看清了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可以判断矛盾的发展趋势,以及需要的条件。
因为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这仍旧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主张任务,只不过因为中国情况的特殊性,它是由封建社会过渡而来,而不是直接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革命的动力主要不是工人阶级,而是农民阶级。
所以,它的性质,仍旧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不过它依靠的动力主要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农民阶级而已。
因此,它虽然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但是却主要依靠无产阶级来完成,因此我们又说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这一点,我们之前文章《五四运动》说过,这里也不展开了,因为后面《新民主主义论》还要详细聊。
这就决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此时仍然还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而不是所谓的社会主义革命。
因为,我们还是要联合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家的,是要允许资本家的发展的,所以那个阶段的革命,我们就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而由着这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性质,又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出来,这些问题包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应该是什么样的。
为了分析清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刻内涵,接下来继续一起把《新民主主义论》分析下吧。
四、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我们之前已经提到过,中国革命可以以五四运动为分水岭,划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之所以都称为民主主义革命,是因为革命的任务是一致的,都是此前资产阶级提出的民主主义革命,是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为目的的革命。
之所以有新旧的区别,在于此前这个革命任务是由资产阶级领导,依靠资产阶级力量开展的革命,而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他们已经无法完成这个历史使命。
而五四以后,无产阶级开始觉醒,此时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共产党接着成立,这一系列的变化,标志着民主革命的任务开始落到无产阶级的身上,其领导力量开始由资产阶级变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核心和体现,就是共产党。
这就是我们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之间的区别
旧民主主义要建立的,自然是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其实也就是当时蒋介石集团的中华民国。
而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建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个国家应该有什么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它与资产阶级共和国有什么区别?
这几个问题是带有蓝图性质的问题,就是说你共产党要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你得描绘出一个蓝图来,让大家感受到他们是在为什么样的一个国家奋斗?是在为什么样的文化奋斗,是在为什么样的政治奋斗?
你不回答这些问题,那么大家的信仰是无法凝聚起来的。
对于共产党内部来说,此时又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所以他们实际上并不清楚这个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
对外部来说,你要搞统一战线,把社会力量、人才、资源吸引到自己方面来,你也必须有一张蓝图,告诉人家你们将来革命成功了,要建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
没有这些,对内无法团结一心,也无法把信仰更加充实起来,对外则无法把更多的社会力量纳入你的统一战线之中。
所以,给新民主主义画一张蓝图,就成了一种必要。
这就是《新民主主义论》的时代背景。
而且啊,这个新民主主义,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难以名状,却又影响深远的历史地位,有人说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形态,就是新民主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
当初如果一直坚持新民主主义,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一系列阶级斗争发生和出现。很多人觉得,现在的特色,其实就是新民主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只要先把新民主主义搞清楚了,才会明白这些说法中,到底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五、
新民主主义之前的历史
我们一直主张,要搞清楚一个事物的面貌,必须要搞清楚的它的历史和现状,看看它是怎么一步步衍变到我们看到的新主主义的。
所以,我们有必要把新民主主义之前的历史简单梳理一下,实际上这些都是我们中学课本上学过的,可是那时候我估计大家也和我一样,根本不了解其中的内涵。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从鸦片战争开始,我们看到的第一次巨大的历史运动,就是太平天国运动,这个运动带有完完全全的封建色彩,跟整个封建历史上,一个朝代推翻另外一个朝代具有相同的性质。
简单说,就是一帮农民受不了地主的压迫,组织起来要推翻地主,其目的是自己成为新的地主。
所以,洪秀全也好,那些东王、西王之类的,稍微取得一点成绩,立刻就变质了,所有的封建特权,在他们身上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封建政权,在外有帝国主义势力,内有原来的封建势力的双重打击下,是必然要走向失败的。
我们今天说它是进步的,这个进步说的是它给予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沉重的打击,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把历史向前推了一把。
随后在地主阶级内部,也就是清朝的内部,一群实业救国和改良主义力量涌现出来,比如我们看到的李鸿章、张之洞兴办洋务运动,后来的康、梁戊戌变法。
这是地主阶级自己为了继续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已作出的一种自我变革,企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自救。
这种自救行为的矛盾在哪里呢?就在于他们在不触及自己利益的条件下,愿意出来修修补补,以维持苟延残喘,但是一旦改良运动触碰到地主阶级本身的利益,地主就会出来疯狂围剿。
康、梁变法就是因为极大的触及了清王朝原先那些王亲国戚的利益,所以被统治阶级自己剿杀的。
实业救国,洋务运动同样如此,本来就是地主发起的,你不让地主阶级贪污,不让地主阶级捞好处,他能干吗?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用来办实业的白银,实际上有大量流入了统治阶级的口袋里,李鸿章买炮弹的钱,倒有一半以上,要么被贪污,要么被挪用,而最大的挪用者,就是最高的那个掌权者,慈禧太后。
你告诉我,这要怎么自救?
所以,毫无疑问的都失败了。
随后的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目的,这就不用多说了,一样的没有前途。
此时,离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了近60多年,中国早已不是原来那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其中有大量的资产阶级,在这个时代开始兴起了。
同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也兴起了,这其中就包括当初很多留洋海外的学子。
这些人,想要在中国的大地上兴办自己的企业,实现自己的改革梦想,就必须要扫清他们发展的障碍,这个障碍他们一开始以为是清朝的统治。
于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论出现了,那些要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思想,制度,以及在这种制度下发展我们的民族工业,资本主义工业的新兴阶级,开始了他们的探索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可是啊,清政府只不过是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理人,这两股势力依然广泛而深刻的存在于中国的大地上。
资产阶级在他们面前,根本扛不住,所以依旧屡屡失败。
这种失败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封建势力面前,败给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势力面前,他们被迫继续承认当时清政府时期,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租借、治外法权、以及势力范围完全没有被触动。
也就是说,清政府不见了,但是帝国主义依旧可以横行霸道,封建地主依旧还在残酷剥削,而且为了抢夺势力范围,背靠帝国主义的军阀诞生了,全国陷入一片战乱之中。
而在资产阶级兴起的过程中,自然也就造就了无产阶级,另外在农村中,随着国家的情况一天天坏下去,军阀混战越来越动荡,农村里也出现了大量破产者。
这些就是《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历史渊源。
当时间来到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开始被传进中国,配合中国内部新兴的无产阶级力量,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起初,共产党只知道运用工人阶级的力量,革命始终找不了发力点,直到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些人,把目光放到了农村,于是共产党的力量才有了发展和壮大的可能。
这就是我们后来看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来源。
也就是新民主主革命的来源。
由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革命,还是把目的放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基础上,但是推翻以后我们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
这个新中国同蒋介石集团的中华民国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就出来,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新民主主义论》。
六、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去解释。
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
这三者之间不是孤立的,是有相互联系的。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文化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反过来对经济基础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这里我刻意的强调这种强大的反作用力和影响力,就是想说明,我们常常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而轻视了上层建筑的强大反作用,因而往往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始终不得力。
在实际的环境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往往是上层建筑强大的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在后来的新中国建设中,简直体现的淋漓尽致。
首先先说一下经济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仅仅只是无产阶级革命,在我们的统一战线中,还包括了民族资产阶级,还有部分大资产阶级,以及他们的知识分子等等。
那么,我们这个革命胜利以后,如何看待资产阶级,如何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
这就是最核心的一个问题,看看《新民主主义论》原文怎么说:
“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这也是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的庄严的声明,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经济构成的正确的方针。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
这个共和国将采取某种必要的方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口号,扫除农村中的封建关系,把土地变为农民的私产。农村的富农经济,也是容许其存在的。这就是“平均地权”的方针。
这个方针的正确的口号,就是“耕者有其田”。在这个阶段上,一般地还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
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决不能是“少数人所得而私”,决不能让少数资本家少数地主“操纵国民生计”,决不能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决不能还是旧的半封建社会。谁要是敢于违反这个方向,他就一定达不到目的,他就自己要碰破头的。
这就是革命的中国、抗日的中国应该建立和必然要建立的内部经济关系。
这样的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就是这种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集中的表现。”
这一段原文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我们除了操纵国计民生,以及那种大项目由国家建设管理之外,并不否定资本主义的发展,因为它们可以促进经济。
只是,要严格规定,他们的发展不能操纵国计民生,必须要有引导,有节制。
这是年的时候的说法,这个说法一直持续到后来的《论联合政府》都还是坚持这些主张的。
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那个时候是统一战线时期,你同资产阶级联合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双方是在一个统一战线之下的,你不可能说你要建立的是一个社会主义,没有资本家的国家吧,所以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在教员的设想里,中国革命必须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只能以打倒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目标为导向,资产阶级可以帮助完成这个目标,而且它们确实可以发展经济,所以在第一阶段,我们不能走社会主义(那时候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就是没有资本家,公有制等等),所以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将来我们要去实现的目标,眼下只能继续新民主主义,那么资本主义的经济就必须允许人家发展。
这话说的光明正大,而且随后还补充了一句,虽然眼下是新民主主义经济,但是我们毫不避讳的说,将来我们是要走社会主义的,最终是要朝共产主义奋斗的,这也许在很多年甚至几百年后,但是这永远是我们的目标。
这就是新民主主义论里强调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以及在遥远的未来,我们要实现的社会主义经济。
这和后来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系列历史事件搭配起来看,还是很有意思的,这至少说明,在抗日时期,我们对于新中国的构想,还是新民主主义的。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接着我们要看看新民主主的政治,也就是国家机器应该是什么样的国家机器?
其实这里面讲的只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国体问题,一个是政体问题。
这里所谈的是“国体”问题。这个国体问题,从前清末年起,闹了几十年还没有闹清楚。其实,它只是指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资产阶级总是隐瞒这种阶级地位,而用“国民”的名词达到其一阶级专政的实际。
这种隐瞒,对于革命的人民,毫无利益,应该为之清楚地指明。“国民”这个名词是可用的,但是国民不包括反革命分子,不包括汉奸。一切革命的阶级对于反革命汉奸们的专政,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要的国家。
其实这里讲得很清楚了,我们要建设的这个国家,到底是哪个阶级说了算?
遇到难以解决的事,遇到无法调和的事,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这是后来教员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最早来源,现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就是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社会各阶级一起说了算,也就是说,是几个阶级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专政,有事大家商量着来。
其实,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当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其实你是难以商量的,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再往后我们都知道,联合专政老蒋不干,于是解放战争就把他们打跑了,最后换来了无产阶级专政。
当然,这个无产阶级如果再往后看,也没能完全坚持和维系下去,这是后来的历史了,所以我们说要看今天的情况,就要看历史的情况。
这个新民主主义,还有一个如何实现大家联合专政的问题,这就是说这个国家的政体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阶级在国家的意志体现。
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体:
”至于还有所谓“政体”问题,那是指的政权构成的形式问题,指的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政府。但必须实行无男女、信仰、财产、教育等差别的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才能适合于各革命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适合于表现民意和指挥革命斗争,适合于新民主主义的精神。这种制度即是民主集中制。只有民主集中制的政府,才能充分地发挥一切革命人民的意志,也才能最有力量地去反对革命的敌人。“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精神,必须表现在政府和军队的组成中,如果没有真正的民主制度,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就叫做政体和国体不相适应。“
所以,什么是新民主主的政治,就是一句话: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
七、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我们说,文化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给予经济基础伟大而深刻的影响。
我们当时的革命任务是什么?
两个:一个是打倒帝国主义,抗日时期则主要是日本帝国主义。
第二个,是打倒封建势力,这个主要指的是地主阶级。
怎么打倒?对于帝国主义来说,把他们赶出中国,废除他们的一切特权,没收他们在中国的企业、工厂,实现完全的独立,自主。
而经济方面呢?不是消灭肉体上的地主,而是消灭封建剥削的经济。也就是土地革命,重新分配,国家掌握经济命脉。
因此,我们要创造的文化,就必须是能够帮助我们摧毁这种剥削经济,打倒帝国主义的文化。
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有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文化,在我们宣传人民当家做主的时候,封建地主要宣传尊孔复礼的文化,要宣传奴役的文化,要宣传剥削合理论,要宣传地主的伟大作用。
而帝国主义呢?日本呢,他们要宣传他们是来帮助建立大东亚共融圈的,要宣传“和平”文化,要宣传“良民文化”,要宣传国际共同文化,要宣传不抵抗、投降的文化。
这种文化界的斗争,其实在今天还是这个样子的,资本家要宣传福报文化,资本家创造世界文化,资本家养活工人文化,资本家艰难创业文化,资本家勤奋上进文化,资本家创造历史文化等等。
而我们呢?
要宣传人民创造历史文化,宣传唯物主义文化,宣传劳动者文化,宣传平等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文化,宣传消除贫富差距的文化等等。
这种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歇过,过去不会有,今天不会有,未来还会一直持续斗争下去。
在教员写《新民主主义论》的时候,阐述得很清楚,什么是我们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你看,伟人还有一个特质,特别善于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总结:
一切的宣传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以上,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我们说的要创造的新民主主国家。
这个国家的经济,是允许资本主义存在发展,却又要节制它,使得它不能操纵国计民生。
而主要的经济形态,是国家掌握经济命脉。
后来,这一点又加入了国家集体经济是领导地位的补充。
这个国家的政治,是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人民包括无产阶级,也包括资产阶级,大家商量着来。
当时是这样设想的,但是后来的历史并没有按照这个设想发展,这些我们以后会说到。
最后,新民主义时期的文化,就是一切以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众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
八、补充
阶级社会的核心诉求就是稳定,包括阶级内稳定,与阶级间稳定。
阶级内稳定很好理解,防止有人背叛阶级。
只有最擅长维护本阶级利益的人,才能留在这个阶级。
一只无形的大手抓住了我们每个人的脖子,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任何个人层面的努力都无法改变现状。
就算把丁义珍绳之以法,新来的李达康还是要维护这个现有体系,就算严惩那些黑心资本家,换了个良心企业家也还是要追求资本增殖。
当利益冲突加剧,争夺和维护利益的手段也逐渐地突破下限。谁更没底线,谁践踏的规则越多,谁的武器弹药就越充足。
蛋糕越来越少,温情脉脉的面纱怕是要被撕的粉碎了。
阶级间稳定是一个社会成熟的标志。只有动荡期,才会有着极快的阶级流动。
而锁死阶级流动,有三大法宝。收益鸿沟,利益均沾,养寇自重。
首先是收益鸿沟。
阶级社会从高至低,其所依赖的核心资源分别为权力、资本、教育、劳动,那么就让这四种资源的收益依次降低,而且相邻两层的差距越大越好。
个体层面的努力,在资源收益率的鸿沟面前,极其渺小。
底层劳动者一年的工资,比不上教授开几场讲座的津贴;教授一年的收入,比不上资本家的存款的利息。于是低欲望社会显现,大家在交流怎么躺着更舒服。
对于我国来说,显然还是体制内最舒服,名校博士涌向公务员教师等行业,求稳的同时开发副业。
此外,一手锁死阶层流动,另一手大力扶贫。
底层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国家的解决,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成就。有些人还吃不饱,你有什么资格抱怨吃不好。让那些抱怨没有上升机会的人,失去了道德上的正确性,变成了贪得无厌和无病呻吟。
有人说对国家未来充满希望,对自己却毫无希望。你担心的难道是自己被饿死吗?是因为你没有上升空间,因为阶级流动被锁死了。
其次是利益均沾。
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行为自发的维护阶级社会,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从中获利。我们享受便宜的快递,购买廉价的农产品,一个电话就能以很低的价格找来一个水管工。
在这个体系中,我们每个普通人都是受益者,又都是受害者,每个人都是剥削者的帮凶,又在持续地被剥削。
当我们家里停电了的时候,我们能拒绝一个廉价的电工吗?即便我们明知这个电工正在受到某个电力公司的剥削。哪怕是一个较为贫困的农民工,他也在穿着血汗工厂里的廉价衬衫。
我们为了改善他的生活,提高了农民工收入,那就是让衬衫变得廉价,让衬衫工人的劳动变得廉价。除非我们同时提高衬衫的价格,顺带着提高大米、猪肉、水果,提高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收入。
这就代表着要让少数真正的剥削者出让利益。
但他们是永远不会出让自己利益的,他们只会把一部分底层人的利益,转移给另一部分的底层。谁哭了给谁奶吃,谁露头就砸谁。
最后一大法宝是养寇自重。让政府也不得不在资本面前让步。
某个资本家在国家面前当然是渺小的,但是整个资产阶级却已经对政府有所牵制。国内阶级矛盾和国际产业链竞争,两大社会主要矛盾,只能优先顾及其一。
现在全球竞争是以国家和区域国家联盟为单位的资本竞争。我们在比谁的资本更强大,更能在产业链中占据优势地位,谁就更能剥削外国,获取垄断利润。
所以全世界都必须竭尽全力,先剥削本国无产者把本国资本做大,再参与国际竞争。
在国际竞争为主旋律的时代里,是无法缓和国内剥削的。甚至内部剥削越严重,本国商品越有价格优势,外部竞争力越强。政府必然亲资本,默许劳工权益受损。甚至政府补贴,降低商品出口价格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尤其是在民族资本的幼年期和成长期。贫富差距怎能不大?资产阶级地位怎能不稳?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马恩牌,实际上就是这个道理。
社会管理者希望提取一切力量参与国际竞争,但普罗大众面临着真实的阶级矛盾,不希望自己的财富被提取。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家对国际竞争的重视,超过国内矛盾。在这个问题上没必要评价,我只是把内外难两全的逻辑揭示出来。
事实上,各国资产阶级甚至达成了某种默契,他们以互相养寇自重的方式,实现了全世界资产阶级的大联合。
即便这种养寇自重不是他们的本意,他们是真的想吞掉对方,但各国资产阶级客观上确实形成了这样亦敌亦友的局面。
当国家之间进行资本竞争时,那么结局一定是比烂,比谁更擅长剥削,强势方剥削全世界,弱势方剥削本国,核心目的就是壮大资本。
你炒石油我炒房,你印钞票我坏账,由人民群众给资本输血。战败国无产阶级的处境将会极其悲惨。
因为战败国资产阶级剥削国内的力度不比胜者更小,却没能在国际竞争中占优,反而被外国资本吃干抹净,充当了外国资本剥削本国人民的中间人。
他们不是主动当买办,是真的竞争不过,却又和买办无异,我称其为被动型买办,因为这是个赢者通吃的时代,大鱼既吃小鱼,又吃虾米。如果小资本输了,就要把之前的剥削成果交给大资本。
程度轻的,会因为胜利者的垄断而支付过量成本,你想生产手机,你就要买我的芯片,成本转嫁给工人和消费者。
程度重的,战败国资产阶级要把几十年的剥削成果,以国家经济崩溃的形式交给胜利者。这种国家我们不是没见过,有多少国家被国际资本割了韭菜,几十年积累的财富洗劫一空,内部矛盾激烈爆发。
大量的失业人口涌上街头,犯罪率飙升,社会文明倒退,字面意义上的男盗女娼。物质和精神文明完全被击垮。
最终,只能出一个政治强人稳住局面。
如果天时地利人和俱备,那么就可以重建国家,稳步发展。如果不能,那么他将建立一个摇摇欲坠的国家,全世界都在担心他去世以后,他的国家怎么办。
如果政治强人都找不到,或者这个国家的禀赋不足以自强,就只能从历史里翻出来一种保守传统原教旨的精神文明来重新整合内部,利用传统文化天然的政治正确性收拾残局、维持族群认同。
没想到吧,千年古经被翻出来,是因为现代化失败,本质上是因为你的资本竞争力不够,是国际韭菜而非镰刀,导致社会资源匮乏,社会凝聚力下降。
而传统意识形态和它衍生的分配制度,本身就是建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恰好适配资本竞争失败后的国家。
举个例子,大米不够吃了,搬出来老祖宗说过的话,某某类人不能吃饭只能喝稀粥,因为你禁止人吃白米饭,总要有个说法,而老祖宗生活的年代,确实没那么多大米,这就对上了。
那些有资格吃白米饭的人,会成为复古政权的基本盘,局面就稳住了。
在外人看来,这些国家仿佛回到中世纪了,是开历史倒车。但其实是因为新时代没有载你的船,现代化容不下你的位置,你被迫回到那个传统保守科技水平很低的时代,彻底放弃与发达国家的资本竞争,老老实实的做一个资源国或者劳动力国。
把你的油田矿产都交给国际资本,国际资本给你的统治阶层付钱,没有人民群众的份。
相比较之下,本国资本还能给你留口汤,外国资本直接杀鸡取卵。无产阶级除了祖国一无所有,即便明知政府更亲资本,也必须依附它。
但随着竞争烈度增加,必须加大力度提取民财民力,比如说需要国家财政给一些运营不善的企业托底,以及补贴那些还没能形成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这不是少数国家的行为,全世界都发生过,是全球资本竞争的必然。
怎么把比烂变成比好,有人尝试过。跳出资本竞争,转变成意识形态竞争,真正找到一个属于广大人民的意识形态。
比谁更擅长造福本国无产者,而不是比谁更擅长剥削本国无产者。如果我们面对的选择题,是本国资本和外国资本二选一,结局自然是养寇自重和比烂。
而先驱者理想中的选择,是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中二选一。
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参与,不存在少数利益集团养寇自重的可能。
双方斗争形势,就是比谁的人民生活的更好,来证明自身意识形态的优越性。
同时这也是弱势国家翻盘的路径。
苏联搞意识形态竞争的时候,他可以和美国分庭抗礼,当他搞资本竞争,搞私有化的戈尔巴乔夫改革,绝对竞争不过美国。
所以老一辈革命家说,马克思主义救中国,就是看透了这一点。
弱势国家想通过资本竞争后来居上,大概率是要失败的。
那么你的国内资本家,不是主动买办就是被动买办,因为你竞争不过,不愿做买办就要被封杀。
而且还面临着剧烈的内部阶级矛盾,让资产阶级更加倾向于向外求援沦为买办。国民党起初也是想要救国的,但最终还是沦为买办,就是这样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救中国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历史实践证明了这一切,大家依次登上舞台,我党胜利了,于是我们就是对的。
这种论调有点异味,你们细品一下。
但以上种种,又是缥缈的空谈。能和资本主义一战的意识形态里,真正成气候的至今为止只有马列主义。
而马列主义理论发展逐渐陷入停滞,没有新理论来回答新问题,逐渐演变成背课文念老经。
先锋队变质的问题怎么办?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冲突怎么办?公有制演变成官有制怎么办?
一种社会形态,维持它的是少数人的忠诚和信念,那么他得到的只能是敬意和眼泪。
但资本主义的自我更新却没有停下,他通过产业转移,把血汗工厂转移到国外,并用收益的一小部分安抚了发达国家的无产者。
而对于产业接收国,能被国际资本剥削已经是一种幸运,在工厂里受剥削,也比在土地里捡麦穗要好。也在宏观上提高了这些国家的生产力。
只要这样的落后国家和地区依然存在,资本主义就依然在创造增量,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它的历史使命还没有完成,自然不会灭亡。
反过来说,资本家有意识的让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他的微观本意仅仅是在落后地区得到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以及破坏各国无产者的共情,而宏观上导致资本主义还有开发生产力的功能,还在做大蛋糕。
发达国家的部分工人被资本招安,落后国家的工人在感激资本到来,只有处于中间的人,才痛切感受到资本主义的压榨。
这就是全球资本竞争的必然结果,堪称当今中国种种社会问题的总根源。黄金时代结束了,无论怎样粉饰,竞争已经代替了合作成为世界的主旋律。
这甚至不能当做一件坏事。
这意味着中国经历了百年的奋斗,终于有资格向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发起挑战。
但反过来说,何尝不是美国经历了三百年的奋斗,终于有资格站在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面前呢?
我们即将见证历史,我们即将怀念那些不必见证历史的日子。
我是一宁,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将文章分享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