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和国外回沪的几个好友一起聚餐,他们点名道姓要吃本帮菜,于是预定了位于进贤路的一家“网红”小饭店,吃完之后感觉确实还不错,甚至比那些大牌的老字号还要好。大家对于本帮菜中的肉皮汤、白切羊肉之类的菜肴,个个赞不绝口。但是对于八宝辣酱、红烧肉、红烧肚裆几个红烧菜肴,却是褒贬不一,基本的意见是口味鲜甜有余,菜肴的色泽太过红艳,最让人觉得遗憾的是,菜肴里总感觉缺少了一种儿时家里外婆和妈妈做红烧肉的那种味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产生这样的情况?答案只有一个,就是酱油!一、酱油的起源酱油有多种芳香成分,集鲜、咸、香、甜、微酸等味道于一体,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味道。自从诞生以来,酱油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中国人的生活。可以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酱油的存在。酱油起源于酱,清代起就在江浙菜里扮演重要角色。中国酱油的前身是酱。据史书记载,中国在周朝时期就有利用肉类、鱼类为原料,生产多种多样的酱。人们在制酱的同时,发现酱的汁液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就是最早的酱油,和现在鱼露的制作方法类似。肉剁成肉泥再发酵生成的油,称为“醢”(即肉酱油之意);另有在造酱时加入动物血液的版本的酱称为醓。可见《诗经·大雅·行葺》之一句:“醓醢以荐”。但由于那时酱都是以动物蛋白为原料,所以酱和酱油都是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西汉元帝时代,出现了用大豆制酱的记载。根据宦官史游在《急就篇》中所列汉代日常使用的几种调味品:“芜荑、盐、豉、酱”。说明在公元前二世纪左右,豆酱已经是黄河中下游百姓的日常食品和调味品了。黄兴宗认为《齐民要术》内所指的“豆酱清”,可能是植物酱油的前身。宋朝人将加工酱和豉得到的各种酱汁,称为酱油,作为调味品开始在中国的饮食中流行。酱油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两本着作中:《山家清供》记载用酱油、芝麻油炒春笋、鱼、虾;《吴氏中馈录》记载用酒、酱油、芝麻油清蒸螃蟹。此后,酱油一词还出现在年《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元《易牙遗意》,年《饮馔服食笺》,年《食宪鸿秘》,年《养小录》,年《醒园录》,年《随园食单》,清《调鼎集》卷三、卷七。到清代,酱油的使用远超过酱。在年《随园食单》中酱油已经取得重要地位。清代,苏、湖、南、浙四个地方已经酱园林立,当时酱油已经是江浙菜的必用调味品之一。袁枚在《随园食单》里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其中秋油(历经三伏天晒酱,立秋时提取的第一批酱油)以不同姿态频繁穿梭在猪、牛、鸡、鸭、鱼、虾、笋、芥、菌、芹、、韭、瓜之间。在袁枚笔下的名菜“蒋侍郎豆腐”里,秋油扮演着重要角色:“豆腐两面去皮,每块切成十六片,晾干用猪油熬清烟起才下豆腐,略洒盐花一撮,翻身后,用好甜酒一茶杯,大虾米一百二十个;如无大虾米,用小虾米三百个;先将虾米滚泡一个时辰,秋油一小杯,再滚一回,加糖一撮,再滚一回,用细葱半寸许长,一百二十段,缓缓起锅”;在袁枚最得意的“问政笋丝”里,秋油更是不可或缺:“问政笋,即杭州笋也。徽州人送者,多是淡笋干,只好泡烂切丝,用鸡肉汤煨用。龚司马取秋油煮笋,烘干上桌,徽人食之惊为异味。余笑其如梦之方醒也”。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最,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汪曾祺说过“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但无论南北东西,酱油都是不可或缺的调味料。二、酱油的传统制作工艺关于“酱油”制作工艺的明确文字记载,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最早文献还只能是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问世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本草纲目》一书对酱油的制法作了如下记录:“豆酱有大豆、小豆、豌豆及豆油之属。豆油法:用大豆三斗,水煮糜,以面二十四斤,拌罨成黄。每十斤入盐八斤,井水四十斤,搅晒成油收取之。”李时珍之后,有关酱油的文录颇多,则其要者即有:明末戴羲《养余月令》、清初顾仲《养小录》,文字记载最为详细的当属李化楠《醒园录》:黑豆先煮极烂,捞起候略温,加白面拌匀(每豆一斗配面三斤,多不过五斤),摊开有半寸厚,上用布盖密,不拘席草皆可。候发霉生毛,至七天过晒干,天气热不过五六日,凉不过六七日为期,总以生毛多为妙。然不可使烂。如遇好天气,用冷茶汤拌湿再晒干(用茶汤拌者,欲其味甘,不拘几次,越多越好)。每豆黄一斤,配盐十四两、水四斤,盐同水煮滚,澄清去浑底,晾冷,将豆黄入盐水内,泡晒至四十九日。如要香,可加香蕈、大茴、花椒、姜丝、芝麻各少许。捞出二货豆渣,合盐水再熬,酌量加水(每水一斤,加盐三两);再捞出三货豆渣,并再加盐水再熬;去渣。然后将一二次之水随便合作一处拌匀,或再晒几天,或用糠火熏滚皆可。其豆渣尚可作家常小菜用也。按:豆渣晒微干,加香料,即可作香豆豉。……以上引文,虽未免有些冗长,但对于我们欲说明的问题,还是可以收到明白了然的效果的。正是由于“全部制麹”工艺做到了不浪费任何原料的理想效果,所以才可能使中国酱油成为普通家庭亦可酿制的,简便易行的民间方式,因而也才可能最终出现了酱油食用的大众化。而早期随着佛教僧侣之传播,遍及世界各地,如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中国酱油之制造,早期是一种家事艺术与秘密,其酿造多由某个师傅把持,其技术往往是由子孙代代相传或由一派的师傅传授下去,形成某一方式之酿造法。酱油之制造,早期是一种家事艺术与秘密,多由某个师傅把持,技术往往是由子孙代代相传或由一派师傅传授下去,形成某一方式的酿造法。发展到后期,酱油的使用已远远超过了酱。酱油生产技术也传至国外,据说有的百年老店的卤水酱油,传了上百年也没换过,那该是个怎么样的味道?从一种手作艺术成为一种历史文化,不得不说酱油在中华料理调料品中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如今除了工厂的标准化生产外,还有一部分人仍然坚持手作酿造酱油,在越来越商业化的社会里,按照饮食、习俗保持一些仪式似的生活习惯也是一件很有趣、美好而有情调的事。很多传统的味道,需要有人一代代传承下去,让这一抹酿造中的深色和那一股酱香,永远延续在中华料理的珍贵记忆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6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