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虾米 >> 虾米的种类 >> 虾米没了,说声再见吧
年1月5号,今天,是个星期二。和每个工作日的早晨一样,上海冬天的空气因为湿冷变得沉重,太阳也冰凉,“清蒸食人鱼”醒来,不知道自己在今天就要跟一位十年老友告别。
还有很多人和她一样,在今天,不得不和这位老友告别——虾米,这个陪伴了他们数年甚至十年,度过了音乐启蒙和品味形成重要时期的播放器,在今天官方宣布,将于一个月后的2月5日,正式关站,3月5日,用户将再也无法登录。
虾米官方公告
不能说毫无预兆,早在去年11月底,就有虾米即将关停的消息传开,告别的前哨。“清蒸食人鱼”一度感到惶恐,她希望这是谣言,可虾米沉默,她迟迟没等来辟谣。
12月底,照例打开虾米,没有进一步的消息,她感到可能留给虾米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她发来在虾米的个人主页。10年3个月26天。
对于一个90后来说,这意味着,过去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虾米的陪伴中度过的。
“清蒸食人鱼”说,虾米就像一位很理解她的朋友,那个你身边总是品味很独特、知道很多很好的音乐的朋友。鉴于虾米在推荐算法上的精准,说它是一位“电子发小”也不为过,她舍不得。
所以她总期待虾米至少留下点什么,比如收藏的歌,但今天虾米让大家对这些账号资产进行导出处理的公告,粉碎了最后一丝幻想。
扫码,按部就班,旋律变成字节,转移。原来,电子背井离乡的怅然,与现实世界并无区别。
有人在微博上创建了#收留心碎虾米用户#的话题,附上自己在虾米官方最后一次活动上生成的海报,他们念叨着虾米的千般好,感谢虾米的陪伴:
有人在虾米的陪伴中,度过了人生的低谷:
豆瓣小组里,大家更是悲愤交加。有人认为,这样的倒下令人绝望:
另一位朋友呆熊怀念的则是虾米早期一个叫LOOP的音乐社交类服务,按风格选择一个房间,相同品味的人聚在一起,轮流做主播和听众,由主播放歌给大家听。用户各自漂浮的岛屿,在这里拼合成LOOP的一个个小酒吧,你可以坐在“吧台”的角落一言不发,也可以褪去腼腆,天南地北在聊天区侃上几句。
在呆熊郁闷内向的青春期,LOOP成了她的秘密精神花园,站在主播的位置,她就是最受瞩目的明星。并且,她在这里结下了一段值得一直守护的友谊,虽然她们至今没在现实中见过面。
食人鱼还在自说自话一般,向我细数她眼中虾米多方面的优越性。
比如从音乐角度出发的最专业的分类、最全面的音乐人及专辑信息;比如,在推荐算法上的精准,和对小众音乐及音乐人的覆盖,这让你总能听见合自己口味的惊喜;比如,在界面上的精致和专注,让喜欢音乐的人可以心无旁骛地去探索。
这意味着,即使你的品味再怪,它也能懂你,并帮你拓展开去。
“食人鱼”喜欢那种像是“乱弹胡弹”出来的、很好玩的钢琴曲,一次,虾米经由她常听的卡农给她推荐到了法国音乐人Pierre-YvesPlat的一张专辑,“我当时就惊了,这一张专辑都是不好好弹琴系列!”那个瞬间给人的欣喜,绝不亚于在迷雾森林里找到了通向出口的唯一小径。
这张评分人数不足10人的专辑,至今是食人鱼的压箱底之爱。以后还会有这样惊喜的相遇吗?食人鱼不知道。
了解虾米创始团队的人或许早就知道,虾米这种“音乐图书馆”般专业的气质并非用户的单方面赋魅,这是由创始团队的基因,以及组织架构上一开始就将内容编辑视作团队最重要部分决定的。
虾米音乐创始人王皓狂热音乐爱好者的身份当然也是虾米基因的重要来源,大学时就玩乐队,毕业后曾义务帮地下乐队联络演出,建立音乐人论坛、在网上卖乐器,创立虾米后,他在产品上坚持音乐的“专业主义”:每一种分类附有科普介绍、歌曲播放一定要按专辑内设顺序排列……
年虾米上线,采用了由UGC建立曲库的模式,由用户上传高音质音乐到虾米网上,再经由虾米审核、补全专辑和歌曲信息,完善曲库,用户免费收听,下载高音质时再收费。
不过这种先向C端收费,等版权方索要再向B端付费的模式,也在当年盗版音乐泛滥的背景下,惹出数起版权纠纷,似乎也遭为虾米今天倒下,埋下了伏笔。这一点各家文章已谈过太多,此处便不再赘述。
内容编辑把关的信息审核和补充过程,音乐发烧友在虾米通过上传音乐、制作精选集的的过程,无疑都是在参与“音乐图书馆”的建设,便于其他用户了解、收听和分享。这种架构和用户行为的肌肉记忆,以及累计的大量音乐资产,是“图书馆”的根基,即便后来变卖,数次改版,未能触动。
在线音乐平台混战的那些年,虾米就是以这些特点抓住了那些对音质更挑剔,品味也更独特的用户心智,也因此站在了音乐圈鄙视链的顶端。
以至于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