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虾米 >> 虾米的种类 >> 非粥亦非饭,那是什么,原来是泡饭
大家好,我是西西,今天跟大家讲一讲泡饭。
非粥亦非饭
江苏、上海及浙江等地用稻米煮成浓稠的白粥,一般不加高汤、浇头等。有时候会加入白糖煮制,称为糖粥或甜粥,比如夏季有冰糖绿豆粥,秋季有冰糖莲子粥。一般饭所用的米饭都是前一天吃剩的或者是故意留下来的冷饭,佐以白菜、虾米,然后用开水一泡,做成饭这种非粥也非饭的东西,吃的时候可以搭配酱菜,比如榨菜、酱瓜、黄泥螺、腐乳等。
平心而论,这种白菜虾米泡饭虽然味道清淡,却也算得上可口,否则也不会成为家家都吃的早餐。他们过日子会精打细算,饭也就成了这座城市里的人生活勤俭的体现。倘若你亲身经历过了这所城市的烟火之后,便能理解他们生活的哲学,尝过了饭之后,就能知道其中的滋味。在他们的眼里,隔夜的冷饭被早上烧开的滚水泡醒来,没有了粥的黏糊和缠绵,反而条理清晰、颗颗清爽,入腹之后,虽然说不上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倒也让人觉得胃中满足熨帖。
外国人也爱喝点儿粥
和中国人做粥一样,日本人也煮粥,而且常常还会加点儿盐,或者打入鸡蛋,还可以加鲑鱼、子、姜、腌青梅。味噌和鸡汤也常常被用于粥的调味。此外,还有正月喝豆粥的习俗,会在每年1月15日早上喝红豆粥,以求除疫病,除邪气,祈求无病无灾”。
在韩国街道上,你很容易就能找到大大小小的粥店。除了最基础的由大米煮成的白粥之外,韩国人还会在粥中放入蔬菜、海鲜、坚果和其他谷类,比如海鲜酱、韩国泡菜、腌墨鱼、麻辣章鱼等。喜欢吃辣的印度人连粥也要喝辣的。
他们喜欢在粥里加胡椒和茴香消暑,加辣椒、生姜、酸奶来祛冷。印度人还爱吃一种豆粥,吃时往粥里拌椒盐、奶油、蔬菜。热衷美食的意大利人也喜欢喝粥,意大利粥以浓汤和米熬煮而成。大米一般是用牛油炒过的,加上洋葱、菠菜、芦笋、火腿、奶酪等熬煮,菜、肉、奶、米全有,可谓营养全面。
五味的调和
咸,有一德
五味之中,我们的祖先最先发现咸味,所谓老少咸宜、少长咸集,咸为“全”之意,在酸甜苦辣尚未成为先人们餐桌上的滋味之前,一道咸味便代表全部。直到现在,咸仍然是奠定华夏民族饮食风味基础的味觉代码。
盐与咸的滋味
盐,不仅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同时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之一,它为人体提供必需的电解质。早在炎黄时代的神话中,就已经有了煮海制盐的传说,现代考古则发现了多年前仰韶时期的煮盐器皿。
由于文明萌芽初期技术水平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盐都要通过煮制海水获取,这种原始工艺耗燃料,产量少,导致盐价格无比昂贵,这也赋予颜色洁白的盐至高无上的地位。周朝时有”盐人”执掌盐政,儒家经典《周礼》中记述了盐人管理各种用盐的事务:祭祀要用苦盐、散盐,待客要用形盐,天子的膳馐要用饴盐。
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华夏民族不断向四方开拓,盐的制作方法以及种类逐渐繁多起来。从制作方法上来看,海盐取海卤煎炼而成,井盐取井卤煎炼而成,碱盐取碱士煎炼而成,池盐出自池卤风干,崖盐生于土崖之间。从颜色上来看,则有绛雪、桃花、青、紫、白的区别。伴随着盐种类的日益繁多,我们的祖先对盐的滋味也有了独到见解。
山西运城、临汾-带,位于黄河以东,古人便以河东称之,而河东出产的食盐被认为是盐中极品。《吕氏春秋.本味篇》可以看作中国历史上早期著名的吃货集锦”,其中记载了包括盐在内的各种调料:”和之美者:阳补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鱣为止还;大夏之盐;宰揭之露,艳如玉;长泽之卵。”
其中大夏之盐”指的便是蜀地的盐,而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最好的调料是阳朴的姜、湖南桂阳招摇山的桂、广西的竹笋、用鲟鳇鱼肉制成的酱、蜀地的井盐、宰揭山颜色如玉的甘露、西方大泽里的鱼子酱。
腌味之鲜
中国人除了发现盐有调和口味的作用之外,还发现经过食盐腌渍的食物可以长期储存而不腐烂,在保鲜技术落后的年代,腌渍就成了最普遍的存储食物的方法,其中不乏风味出众的美食,经过历史的筛选,流传至今。
咸肉,由于美味可口又能长期存储,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气候炎热、食物容易变质的南方地区尤为常见。江南一带所产肉谓之”南肉”,长江以北所产咸肉则称为”北肉”。最著名的肉出自四川,这里是井盐的故乡。千百年来,川人钻井取盐,又以井盐腌渍食物,积累了丰富的腌制咸肉的经验。
四川人腌肉,先将猪肉剔除碎肉、污血、淋巴、碎油,再分成5斤左右的肉块,每隔2厘米划下一道切口。刀刀的深浅、大小直接决定了成品的成功与否,在哪儿下刀,如何下刀全凭手艺和经验。刀口划好之后,便开始腌渍,其工序分三步:初盐、大盐、复盐。
初盐,即在原料肉的表面均匀地敷上一层盐。次日接着上大盐,擦盐要均匀,在刀口处塞进适量新盐,并整齐地堆叠成垛。经4~5天翻倒,上下层调换位置,并补撒适量新盐。复盐,7天左右后,应及时翻垛,继续敷少量食盐。三次擦盐约25天即为成品。食用时,要去除腌肉上过多的盐,正确的方法是用盐水来漂洗。盐水的浓度应低于腌肉所含盐水的浓度。
经过几次漂洗,腌肉上的盐就逐渐溶掉,最后再用淡盐水洗一下即可食用。一般情况下,反复清洗三到四次即可。腌笃鲜是上海本帮菜中最具代表性的菜色之一,腌”即为咸,代指肉;鲜指的是新鲜的春笋;”笃”意为小火焖炖。从名字上便可看出,这道菜是将肉与春笋以小火慢炖而成,口味咸鲜,汤白汁浓,肉质酥肥,笋清香脆嫩。
具体做法是将咸猪肉洗净切片,上好的肉刀功齐整,肌肉结实,切面呈鲜红色,肥膘则呈金黄色。肉片放入砂锅,加入清水,大火烧开以后加入酒、葱段等,再调为小火,当猪肉煨到半熟,就可以加入切好的新鲜春笋。由于肉本身盐分充足,所以这道菜不必加盐,继续灼熟透,撇尽浮沫,取出葱段即成。
首先,烹制腌笃鲜的关键在于小火慢煨,切不可盖上锅盖;其欺,水要浸没肉和笋,一方面,水没过食材有助于保持温度统一,另一方面,不会使得上方的食材因为高温而干燥;最后,由于没盖锅盖,所以油脂会因干燥而凝结成纸状,需要连同细微杂质一同撇去,此种做法不仅保留了汤的鲜美和美观,而且完全没有油腻的感觉。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