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虾米 >> 虾米的习性 >> 曾经最大跨境电商扛不住了考拉海购业务收
曾经国内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考拉海购,如今也扛不住了。
日前,根据报道:截至今年7月,考拉海购业务团队已从年时的余人收缩至不足20人。同时产品、技术只做维护,不再升级。
曾经巅峰时期的考拉海购可谓是风光无限。可三年过去,考拉海购不仅没有维持住当年荣光,反而还走进了死胡同里。
考拉落寞的必然性
回顾考拉进入阿里的多天,多位员工说考拉的没落是必然,这种“宿命论”有两层含义:作为被阿里收购企业的命运和跨境进口电商行业的命运在考拉身上交织。
据相关数据显示,年上半年,考拉海购以27.7%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榜首,阿里天猫国际和京东全球购的份额分别为25.1%和13.3%。
然而,几周前阿里财年报的封面上,“阿里动物园”里蚂蚁不见了,考拉也不见了。
前者的消失早有预兆且备受瞩目,后者在动物园里的消失则静悄悄,这大概出于一个朴素的原因:它太小了。
年,阿里余人的业务团队(不包含产品、技术)运营着每天不到万人打开、年交易额不足30亿元的“考拉海购”App。作为对比,同样做跨境进口业务的天猫国际年GMV(交易金额)为多亿元。
从昔日跨境电商平台巨头,没落到被市场遗忘,令人唏嘘不已。
业务收缩早见端倪
其实,被战略收缩于去年10月初露端倪!
该月,手机天猫事业部和考拉海购事业部合并组成FC事业部,从属于同期新组建的B2C零售事业群。
事业群负责人刘鹏在内部信中称“FC的寓意为FutureClientsForCustomer”,虽然当时没人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但部分员工不久后就明白FC的核心使命是“做自营”,具体来讲,即在天猫上开设大品牌的自营旗舰店。
此后,虽然手机天猫和考拉海购两个App仍维持独立运营,但考拉海购地位下降,其资源向FC事业部其他部门转移,产品、技术和部分运营向手机天猫转移,负责与品牌商沟通的行业线也把更多资源投入了自营业务“猫享”,年2月开始,数码行业不再向考拉供货,与此同时,FC事业部启动了自营电器业务“喵速达电器”。
除了考拉海购外,包括虾米音乐、天天动听、雅虎中国、口碑网、优酷土豆、饿了么等阿里系其他产品也曾出现并购后业绩滑落、市场份额大跌的现象,甚至一些曾经的"独角兽"如今已完全淡出人们的视线。
受于世界经济下行,疫情防控,消费低迷等,阿里早就察觉到了冬天的来临!他们的策略是主营业务上收购竞争对手,结束战争,降低市场和研发费用;收缩战线,削减优酷内容成本;手握现金,减少资本投入。在坏日子里,加深护城河,探索和投资新业务,是好日子里的事。
总之,考拉海购已不复往常风光,这与行业竞争和交替分不开,也与如今跨境进口的形势分不开。
当阿里方面已将“盈利”与“降低成本”作为目前的主要方向时,无法带来更多“价值”的业务自然也就难以持续,在这样的情况下考拉海购还会有未来吗?
或许考拉被遗弃真的就是迟早的事了!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