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虾米 >> 虾米的形状 >> 走进县城看发展稻虾携手火出圈
南县稻虾米斩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南县小龙虾远销比利时、丹麦、俄罗斯——
稻虾携手火“出圈”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杨玉菡通讯员姚剑波补蒉华
秋日的南县,一派丰收的景象。田野里,稻谷已深深弯下了腰,等待收割;市场上,反季节养殖的深水小龙虾体大肉肥,正在热卖。稻与虾,已深深融入这片肥沃的土地。
在南县,从事稻虾生态种养、精深加工及餐饮旅游等一二三产业的人员突破13.5万人,占全境人口的27.8%。南县更因稻虾产业“火”出圈,成为“中国虾稻米之乡”“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
精耕细作,稻虾种养综合产值超亿元
时至秋分,南县的稻虾田已镀上金黄色,风吹稻浪,稻香四溢。南洲镇南山村,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南县稻虾米产业研究院试验田,研究员胡文彬正在察看稻虾田长势。
“为选育南县稻虾米专用品种,我们已完成多个候选品种的筛选。”胡文彬告诉记者,研究院选出2个最优品种,分别命名为南县稻虾香1号、南县稻虾1号,目前均已进入湖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程序。
深耕稻虾产业,南县还引进全国首个小龙虾养殖加工研发中心,先后攻克小龙虾繁育环节存在的种质资源退化,以及受精率、产卵率低等多项难题。
“发展稻虾产业,南县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南县县委书记罗讯介绍,南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境内一马平川,土壤肥沃,江河密布,无工业污染和重金属污染,是种植优质水稻、养殖小龙虾的理想区域。
当地找到两大产业共生共荣的结合点,推出“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即稻为虾供饵、遮荫、净水,虾为稻除草、松土、增肥。
几年推广,南县稻虾种养特色产业规模和影响力跃居全国前列。年,全县稻虾种养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年产小龙虾11万吨、稻虾米原粮32万吨,综合产值超过亿元。
今年,南县继续发力,推进乡镇稻虾生态种养示范基地建设,其中稻稻虾、深水全年虾养殖示范基地等21个,探索双季稻区小龙虾养殖技术和小龙虾错峰上市养殖技术,进一步拓宽稻虾产业的适用领域。
科技赋能,稻虾米“香”、小龙虾“红”
“我们生产的稻虾米,产品种类和款式多着呢。”湖南助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厅,总经理廖娟带记者来到展柜前,只见精品礼盒米、小份罐装米、普通袋装米、当季现碾鲜米、胚芽米、自热米饭、速烹煲仔饭等产品琳琅满目。
“品类丰富,品质更有保障。”廖娟指向大厅另一侧的南县农业溯源大数据平台应用基地。她介绍,该平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智能等技术,将种苗、投入品、场地环境、劳作记录、加工物流等数据有效结合,实现稻虾米质量安全可视化溯源,服务于县域8家稻虾米加工企业。说着,她拿起一小包稻虾米,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