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米

他会是阿里大文娱史上最大弃子吗

发布时间:2023/6/9 10:22:27   

今天,一篇《俞永福即将离职创业,阿里大文娱突围梦受阻》的文章刷爆网络。文章称阿里巴巴娱乐集团或将发生重大变动,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即将离职。虽然俞永福出面在各大平台公开辟谣,但一篇《入局之时即已出局》更将阿里巴巴娱乐集团的现状分析的有模有样。

孰是孰非,一时间让人难以分别,事情恐怕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百度有太子李明远,阿里有“准太子”俞永福。之前在五道口工作时有幸和俞老板打过一次照面。那时大鱼号还没更名,UC自媒体寄托着UC在内容领域的全部希望,作为大老板和二老板的何小鹏对此格外看重。俞老板面色有些凝重,不愿多言微微点头,而我则被同事赶到一边,气氛十分紧张。

的确,自从UC并入阿里巴巴的近三年来,俞永福的头上边顶着一长串“官衔”,从阿里的篇篇公关稿件中也可见这位阿里巴巴合伙人分量有多重。在外界看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俞永福,不是个商人就是个骗子。但在无常看来,恰恰处于“冰与火”的边缘上,才知创业的艰辛与可贵。

要说他出走创业,恕我难以苟同。

就是这个神奇的男人,在两三年时间里平步青云,先后手握着着阿里妈妈、阿里移动、阿里大文娱等多个“帅印”。从内部排序来看,几乎是仅次于马云、张勇的头号人物,位居马云智囊团前列。虽然内部的职级使他风风光光,但实际上各大媒体却并不买账。不论是阿里的什么变动,似乎都能牵扯上这个才来阿里不到几年的俞永福,那么他在这几年都做了什么致使这么不受媒体同僚待见呢?

1

头衔渐多,但大功劳甚少

细细品味UC被收购的那段故事,反倒觉得俞永福是一个“幸运儿”。因为刚巧在马云打着泛娱乐算盘的时候,他得到了马云的赏识。

UC年并入阿里,转年俞永福就拿下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阿里妈妈总裁和高德总裁,年底晋升为阿里巴巴合伙人并进入战略决策委员会。16年中旬,担任阿里大文娱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同年年底又担任阿里影业董事长兼CEO。

以上,俞永福几乎光速完成了在阿里帝国的“三级跳”,但是实际功劳却屈指可数。在高德、UC的整合上,用时超过一年,虽然最后圆满达成目标,但在阿里决策者的眼里还是太慢。再拿最熟悉的内容生态板块来说,其实目前的内容娱乐生态充其量也就是个大杂烩,至少在内容生产、分发及生态打通三个方面还远谈不上领先。

2

内容分发渠道真的够硬么?

至少从内容生态上来讲这个环节还是非常重要的,去年UC内部给自媒体项目组定下13万入驻的KPI,可以说完成的异常艰难。何小鹏虽然能够拿着成功向上面交差,但也深知UC作为阿里内部最有潜力的干儿子,或许要承载的更多。

果不其然,俞永福去年提的“2+N”策略,到了今年变成了“3+N”。UC、优酷土豆的联盟让UC完全成为了支撑阿里内容生态的支柱。然而此时阿里大文娱小组刚刚成立不到一年,UC自媒体,哦不,应该说是大鱼号甚至也连自己的满岁生日都没有过。

自媒体这边一切都像是刚睡醒的样子,却要硬和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企鹅媒体平台硬刚,实在牵强。去年年底推出的“W+”量子计划转眼间已有一个年头,加上UC名家等业务致力于构建严肃的内容生态,但对目前的自媒体生态乱象来看,实在是有些布局过早。

在播放量和用户覆盖上,优酷被爱奇艺、腾讯视频超越,土豆网在短视频拳头才刚刚开始发力,目前来看还没挤进主流入口的名单。

3

内容生产环节真的给力么?

内容生产一直被认为是阿里大文娱的上游领域,体系内的阿里影业、阿里音乐、优酷土豆,以及外部第三方的UGC、PGC都在这个范围之中。阿里音乐自从入手之后一直处在摸索状态,日活百万的虾米音乐甚至不敌后来者网易云音乐。

在已成风口的短视频版图上,土豆“有趣的短视频”还只是一个口号,在内容丰富度上,也难敌秒拍、西瓜、火山、快手、美拍等主流平台。优酷在经过去年的空档期之后,已被爱奇艺、腾讯视频甩开了距离,自制、版权剧均处于弱势。

阿里音乐自从入手之后一直处在摸索状态,日活百万的虾米音乐甚至不敌后来者网易云音乐。虽然今年下半年的《大军师司马懿》和《白夜追凶》等优质IP有挽回颓势之势,但留给优酷的圈地时间真的不多了。

由此可见,在上游的IP、自制、版权内容及短视频等娱乐内容链条上,阿里大文娱布了一个很大的局,但布局时间太慢了。

以上这些从战略层面均属俞永福控制,但细细品味现如今的大文娱实则各个业务块及横向、纵向打通上没有太大进展。就连俞永福自己也曾对媒体承认,这几年一直在做“业务整合”和组织架构调整的工作,在阐释大文娱发展路径时,坦言要完成信息通、人事通、人情通的“三通”,最终实现战略上的一张图。

虽然信息通、人事通、人情通有着部分历史遗留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俞永福。但至少作为“班长”,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大文娱的成绩单勉强算个及格,却是不争的事实。

何小鹏在出走前,交出了一份对自己和大文娱来说满意的答卷,但俞永福有什么呢?

要说他对自己的业务全心全意,我也难以苟同。

UC作为俞永福最初的亲儿子,同时也是阿里大文娱板块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年进入阿里生态体系后,便一直随俞永福四处打工,进步并不大。

UC浏览器、UC头条、神马搜索等产品依旧处在无为而治的阶段。但按照俞永福打造大文娱的战略规划,“一点接入,多点分发”的UC产品矩阵,不仅承担着内容分发管道的作用,长远还要考虑从内容到电商交易闭环的构建。只不过目前看,UC难以肩负起“重任”,而俞永福似乎也并不在乎…

虽然UC号称有5亿流量,但实际上在UC转型为内容分发平台之后,却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建树,究其原因还是用户体量的不足。加之标题党的占领,更让UC冠以“震惊部、沉默部、惊呆部”等标题党鼻祖。天生缺乏媒体基因的UC怕是在媒体方面难有建树,神马搜索作为之前的大前锋如今也难和百度、搜狗、相提并论…

虽然UC在外界看来被赋予了特别大的期望,俞永福更是对外宣称所有平台已经全部打通。理论上各个产品间已完成了打通,统一接口,让内容创作者不用与各个平台单独对接,提高效率和商业变现能力。但从目前的成果来看,多少有点骗子的嫌疑。

众所周知,阿里以电商起家,而阿里大文娱本身就是业务链闭环中的一员。马云布局内容电商,并不是为了占据内容领域本身,更多的则是不希望电商交易量被友商夺走。

由此可见,内容电商实际上是阿里构建电商城堡新的护城河。去年9月,阿里集团CEO张勇在参加大文娱生态开放大会上说过,如何把阿里平台上数以十亿计的商品,变成内容创业者的生产伙伴?

把6亿消费者与内容生产者连接在一起,这是阿里对UC的期望,也是对俞永福的期待。但就目前看来,UC远远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俞永福甚至离张勇期望的“真正的打通、连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值得玩味的是,在马云心里,俞永福早就是“自己人”。三级跳、职权给的已经太多太多。但在外界看来,俞永福的“大动作”似乎更像是在划水。而也正是这位“自己人”,在阿里竟然没有“花名”。虽然蚂蚁金发掌门彭蕾曾说阿里大文娱可以有自己的文化和管理体系,但现在看来无非是在给俞永福开脱罢了。

或许是对俞永福的期望太多,以至于他现在身上担负的使命远比守好阿里电商地盘更难。电商、支付、文娱,这些沉重的业务居然都落在一个人身上。不知道俞永福是否真如自己所言:“永福永福,永远幸福”。

其实作为经历过投资人、创业者、职业经理人、合伙人等多重身份转换的俞永福来说,离不离开其实并不重要。无论是对大文娱还是俞永福本身来说,或许都不会像外界想象的那样在意彼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9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