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米

又是一年端午至,有一种乡愁,叫湛江鸭乸

发布时间:2023/1/10 20:19:17   

又是一年端午节,住在城市里的中老年人开始忙碌着采购包棕子的食材,年轻人还是一边吃着一年四季不断供的花样繁多的棕子一边等待着端午假期。

做为一个土生土长湛江农村人家的孩子,每年临近端午,我总是会特别想念妈妈包的鸭乸粽,怀念那缕难以忘怀的清香。

小时候,妈妈每年的端午都会为我们包鸭乸粽。为了保证鸭乸粽的新鲜和对端午节的重视,大家都是选择在端午的头一天才开始包鸭乸粽。

清晨,妈妈带着我们到村边的矮树丛去割露兜树的叶子。露兜叶狭长的叶片边缘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尖刺,露珠挂在上面,微微晨曦里晶莹剔透。

割取叶子的时候我们都十分的小心翼翼,偶尔被利刺扎到手,会让我和姐姐发出刺耳的尖叫,吓得池塘边歌唱了一夜还在睡梦中的青蛙连连奔跳。

接着我们绕道到竹林去,采摘新鲜的蛤蒌叶,这个季节,正是蛤蒌生长的旺盛期,竹子丛里一簇簇的蛤蒌欣欣向荣,青翠欲滴,散发着它神秘又自然的独特清香,令人好生欢喜。

用蛤蒌叶包肥猪肉作鸭乸粽的馅,既能清除猪肉的油腻,又可以中合檽米的寒湿,妈妈说,用它炒熟煮饭还能缓和女孩痛经,是药食两用的好食材。

吃过午饭大阳偏西了,下地干农活正是热辣之时,妈妈会趁着这个时间点把去刺清洗好的露兜叶搬到门口的荔枝树荫下,和伯娘婶婶们开始编织鸭乸。

妈妈将叶子沿着叶骨撕成同样大小的两瓣,重叠两瓣叶子在头部打一个结,然后用这两瓣为一股的两组叶子开始交错编织,妈妈的手上下翻飞,整只鸭乸全凭4瓣露兜叶从头到尾一气织成,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说来惭愧,那些年虽然也兴致勃勃地跟着妈妈学,但对着那错综交结的编织步骤,我和姐姐很快就没了耐心,便急急地跑去和小伙伴们捉知了……

所以,至今对编织鸭乸的方法始终不得要领。

之所以叫鸭乸,是因为人们最初只会编织单一的鸭子型状,所以以雷州方言的母鸭取名鸭乸。

后来,巧手的妈妈们编织的鸭乸型状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鸭子型状外,还有三角、小鸡、小鸟、书包等型状。

每一次,妈妈都会满足我们的要求,哥哥的是三角型,姐姐的是小鸭子,我的是小鸡,而弟弟最喜欢的是书包。

很快,在我们玩闹的功夫里,妈妈就把鸭乸编织好了,往水缸里接满清水,我们把各自的鸭乸放在水里浸泡,一个个鸭乸在阳光下栩栩如生,似乎要从水跳出来和我们玩耍,十分有趣。

到了晚上,吃过晚饭,包鸭乸粽的环节开始了。那时食材有限,所以鸭乸的陷料也相对简单。蛤蒌叶洗净切碎,入锅炒香,再混着爆香的小虾米拌到糯米里。然后开始填“鸭”,先填入混有蛤蒌叶和虾米的糯米,放入几片腌制好的五花肉,再添糯米,最后封口,鸭乸粽就做好了。

做好的鸭乸粽放进大提锅里或蒸或煮,妈妈就洗漱去了,我们便馋猫般地围着提锅转,似乎害怕那只经常出来偷花生的大老鼠,会趁我们不注意连锅端了去。在深夜里,厨房里散发出的鸭乸粽香总是令我们难以入眠。

端午一大早,妈妈已在门楣左右两边插上艾草,

在门边撒上雄黄,脸盆里用温水泡着艾叶。妈妈说,雄黄能驱蛇避虫,用艾叶泡过的水来洗脸可以明目醒脑保平安,可我们小小人家那管这些,蜻蜓点水般地沾了沾水,一人提着一个大鸭乸就出门了。

拿着精致如艺术品般的鸭乸粽我们可不会马上把它消化掉,而是提着它满村子转悠,跟小伙伴们比比谁的鸭乸大,谁的更好看,顺便拿着它学人家皮影戏来打打架斗上一场。玩够闹累了就回家,给它一番“宽衣解带”,一家人便围在一起开开心心吃鸭乸粽过端午。

鸭乸粽的陷料虽然简单,但糯米吃饱了露兜叶和蛤蒌叶的特殊香味,特别的清香、可口、开胃,齿夹留香。所以制作鸭乸棕,它们是不可或缺灵魂般的存在。

对生活在那个缺衣少食年代里的我们来说,鸭乸粽是好玩又好吃的。然而随着时光的流转,文明的变迁,加上鸭乸粽制作起来太过繁琐复杂,费时费力,所以动手做鸭乸粽的湛江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在外漂泊,我们经常不在家,妈妈也不会花心思去做鸭乸棕。每一年给妈妈打完电话,心里总是被对妈妈的思念和鸭乸棕的怀念填满。

原来,不管走多远,无论离开多少年,尝过多少美味,鸭乸粽的香已化作一缕乡愁,深深藏在了我的心底。

远在他乡的游子,你是否还记得那缕鸭乸香吗?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回到故乡,再尝尝妈妈亲手包的鸭乸棕。

艾叶香香粽子飘香,我在城市里思粽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855.html
------分隔线----------------------------